據報道,蕾拉的媽媽斯威尼在懷孕12周時,通過產檢發現蕾拉患有腹裂症(gastroschisis),部分腸子露在體外。今年4月,懷孕37周的斯威尼通過催產生下蕾拉。
蕾拉出生後,醫生用保鮮膜保護她的腸子,之後用6天時間慢慢將腸子擠回體內,並在第7天為蕾拉進行手術,將內髒放回正確位置。出生一個月後,蕾拉的康復進展良好,一度出院,但後來她又被確診患上心內膜炎。經過幾個月與死神搏斗,蕾拉終於在上個月出院。
談到女兒的經歷,蕾拉的媽媽斯威尼不禁感歎表示:“不用去醫院,早上也可以擁抱她的感覺真好。我希望我們不用再重回到醫院。”
延伸:什麼是腹裂症?
腹裂是先天性腹部發育不全。通常情況下,隨著胎兒的年齡腹部包裹著內髒,但有時,腹壁未能發育好,一些胎兒的器官最終卡住它的身體外面。雖然這聽起來很嚇人,但現在這樣的條件下成活率為90%。
腹裂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術前准備術前准備和護理是重要的,預防感染和糾正水、電解質平衡失調。
(1)體溫管理:患兒出生後立即用無菌鹽水紗布覆蓋脫出腸管,外面置干紗布包裹,注意防止腸管發生扭曲和絞窄。在敷料外面再敷一層塑料膜,或將患兒軀體放入塑料袋內,以防水分蒸發和熱量丟失。就診較晚,伴有體溫低下和髒器污染的病例,可先用溫生理鹽水抗生素溶液反復沖洗,使體溫慢慢恢復,清除髒器表面的污染。
(2)胃腸減壓:留置胃管,並經常抽吸以防嘔吐和減少胃腸道內氣體。
(3)快速補液糾正水、電解質平衡失調:有人主張術前應經靜脈給2倍於正常需要量的液體,並給血漿20~40ml,γ-球蛋白50mg,同時給廣譜抗生素。待患兒情況好轉後即可手術。
![]() |
小兒腹瀉的症狀與危害
小兒腹瀉是2-3歲以下嬰幼兒的常見病。喂養不當、細菌病毒感染、甚至季節天氣的變換都會引起,又以夏秋季好發。 常見表現: -大便次數增加 -大便糊狀或黃綠色稀水便、蛋花湯樣,可混有黏液和膿血 |
![]() |
寶寶誤吃有害物急救措施
四類物品容易讓寶寶誤食 食物隱患不容忽視 豆類、堅果、果核、果凍等 特點解讀 黃豆、綠豆等豆類,如果堵塞氣管或支氣管,吸收水分就會膨脹,堵塞氣道,引致窒息。 花生、瓜子、杏仁等堅果質地堅硬,不易嚼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