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兒童心理 >> 常見的幾種兒童心理異常行為

常見的幾種兒童心理異常行為

  兒童在生長發育期,爸爸媽媽們除了要注意孩子身體的發育,更要注重孩子的心理教育。有些孩子的心智發育水平在同齡孩子面前會顯得跟不上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平時及時的觀察和預防。啟稚搖籃的專家告訴您一些常見的兒童心理行為異常的五大障礙表現。

  1.五大心智障礙

  智力發育障礙

  在發育期間兒童的智能顯著低於同齡兒水平,同時伴有明顯的社會生活適應能力障礙,這種小孩看上去很幼稚,表情呆滯,有的孩子有很特別的面容,還可能伴有一些畸形,遇上這種情況應馬上到醫院去檢查,以盡早治療。

常見的幾種兒童心理異常行為

  學習障礙

  這種孩子智力正常,在早年可能有一些不明顯的語言和運動發育上的問題未引起重視,小孩主要表現為閱讀障礙,拼寫障礙和運算障礙,因此學習成績差。若自己的小孩有這類問題也應及時到醫院檢查,以進行特殊矯治。

  缺陷多動障礙

  這類小孩智力正常,表現為不分場合的多動,但注意缺陷是實質問題,由於注意缺陷影響聽課效果,所以學習成績很差,這種情況也應及時到醫院檢查和矯治。

常見的幾種兒童心理異常行為

  語言發育障礙

  小孩理解語言和說話延遲或理解和說話能力不如正常兒,智力發育在正常范圍,應盡早到醫院或專業機構進行語言訓練。

  發育協調障礙

  這種小孩自幼運動發育落後,大運動,精細運動不協調,平衡功能也很差,如容易摔跤或者拍球和書寫困難,甚至口腔、舌體等運動不協調還可導致進食、說話和閱讀困難,智力發育可在正常范圍,如發現自己的小孩有這類問題應也盡早到醫院或專業機構進行訓練。

  2.其他行為問題

  (1)吸吮手指

  嬰兒吸吮手指是一種正常現象,以後隨年齡增加,對外界環境的興趣增加,對自身刺激的注意力減少,吸吮手指的行為會自行消退。一歲後,若小孩仍然經常吸吮手指則屬一種不良的行為表現。造成這種行為不消退的原因有:與人交往、玩耍過少,饑餓時未及時哺乳等。

  (2)咬指甲

  咬指甲是兒童期常見的一種不良習慣。多發生於3一6歲的小孩,症狀可持續至青春期。咬指甲的發生常與家庭不和、心情矛盾、精神過度緊張等有關。多數兒童可隨年齡增加自行消失,少數人可持續至成年期。

  (3)倔強

  2~3歲小孩,在意志開始發展的早期階段有一些違拗和反抗心理屬正常行為,對不利於自己的事表示抗拒或拒絕也是正常現象,但3~4歲後隨語言、思維、社會情感的發展和教育的作用自我控制能力逐漸增強,調控情緒的能力增加,這種違拗和反抗行為會逐漸減少,在這年齡階段的孩子,若凡事仍然表現出強烈的違拗和反抗行為,或毫無道理地固執要求他想要做的事,拒絕成人的合理要求,偏做成人禁止做的事,則為不正常行為。平時過於嬌慣寵愛孩子,稍不如意就滿足小孩不合理的要求或成人脾氣暴躁,經常打罵小孩,對小孩的正當要求過於冷漠等都可導致小孩產生強烈的違拗和反抗心理。

  (4)依賴行為

  不同年齡的兒童都有一定程度的依賴性,尤其在嬰幼兒時期是正常現象,但過分依賴與年齡不相稱時則為不正常行為。家庭成員的過分照顧是造成兒童依賴性的最主要原因,相反,缺乏照顧,小孩得不到父母的足夠的支持和教養或對小孩要求過高,使小孩屢受挫折,不能形成有關獨立成功的經驗都可能導致小孩不正常的依賴行為。

  在陌生的環境中有短暫的退縮行為對兒童來講是正常現象,若過分怕生,不願到公共場所去玩或隨父母去親朋家中做客,從不主動與其他兒童交往,平時表現孤獨退縮、膽小怕事、沉默少言,喜一人獨自玩。但可在自己熟悉的環境與熟悉的人玩耍自如。大多數兒童可隨年齡的增加而自行消失。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如何鑒別小兒感冒和肺炎

前一陣,寶寶老是咳嗽,去醫院就診,醫生說寶寶患的是肺炎。不知生活中如何辨別寶寶患的是普通感冒還是肺炎呢?  寶寶是否由感冒已經發展成肺炎,其實只要數一數寶寶的呼吸就能得到初步判斷。一般感冒出現的打噴嚏、流涕、咳

夏季小兒保健,預防小兒腹瀉

夏季氣溫高,濕度大,是小兒腹瀉病的高發期。為什麼孩子在夏天特別容易腹瀉呢?這是孩子的生理特點決定的。孩子的胃腸道尚未發育成熟,特別是胃酸比成本低,殺菌能力差;再加上夏天過多地進食飲料,又稀釋了胃酸,這樣,病菌就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