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教育孩子多存在“隱形交易”
上周末,家住廣場麗園的陳先生帶著上三年級的兒子,前往玩具店購買了一架價值500多元的遙控小飛機,這是陳先生兌現兒子期中考試考出好成績的一種獎勵。
據陳先生介紹,他今年上小學三年級的兒子很是調皮,從小到大,孩子對學習都不怎麼感興趣,為了讓孩子學習能上得去,陳先生只好采取獎勵式教育,就是給孩子定下一個個學習目標,只要孩子學習上達到預定下來的目標,就會獲得相應的獎勵。上個學期期末考試的時候,陳先生的兒子考試成績不理想,數學和語文都只有60多分,這樣的成績讓陳先生和妻子憂心不已,夫妻倆為此給孩子制定了一系列的學習計劃,希望孩子的成績能夠提高。
然而,孩子依然提不起興趣來學,倒是對一款遙控直升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吵著讓陳先生給他買。於是。陳先生靈機一動,像以往一樣,給孩子定了個學習目標:這學期期中考試的時,如果數學、語文兩課都達到80分以上的,就可以買這駕遙控直升飛機了。在遙控直升飛機的誘惑下,孩子學習果然上心了不少,在期中考試的時候,數學考了86分,語文也達到了82分,兩科均達到了預期的目標,為此,陳先生兌現了自己當初許下的諾言——獎給孩子一架遙控直升飛機。
無獨有偶,市民阮女士對兒子的教育也存在“隱形交易”的現象。阮女士平時比較忙,沒有多少時候輔導孩子學習,因此,孩子的學習一直不太理想。為了讓孩子多花些時間在學習上,阮女士也采取了獎勵教育,每當孩子的作業做得好,考試成績理想時,阮女士都會給予一定的獎勵。另外,當孩子提出要求時,阮女士也會以學期成績為籌碼,跟孩子進行交易,只要孩子在學習上達到要求,就可以購買自己喜愛的玩具了。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在教育孩子中存在“隱形交易”的家長不在少數,但這種獎勵教育方式,也令他們感到煩惱。陳先生和阮女士都表示,這種獎勵的方式,只能刺激孩子一時的學習興趣,卻不能從根本上提升孩子的學習,為此,他們感到很迷茫,不懂該如何教育孩子。
獎勵式教育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
專家劉怡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家長與孩子間的“隱形交易”——獎勵式教育方法雖然會有短期的效果,但長期來看並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一是使孩子內向、膽小、喪失自信心。長期的獎勵式教育會讓孩子壓抑自己,努力通過自己的行為討好他人。這樣的孩子會過多地在意別人的態度,缺少自己的主見。二是缺乏學習興趣,獎勵式教育使得孩子為了獎勵而去完成學習任務。長此以往學習就好像是為了達到目的而做的苦力,最終會導致孩子缺乏正確的學習態度、喪失學習興趣。三是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家長跟孩子交易的前提是把學習作為一種任務和命令傳達給孩子,當孩子感受到這種命令時就會極力地擺脫家長的束縛,加重逆反心理。
劉怡認為,如果孩子完成了家長的要求是為了得到獎勵,就不會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習慣,並且還會讓孩子變得功利,為了某種目的而去做一些事情。如果家長要求孩子做什麼、孩子跟家長討價還價,這個時候父母應該告訴孩子,哪些事情是在和你商量,你有選擇的余地;哪些事情是你一定要做的、是你的義務,不能選擇。家長應該制定一個合理的合乎孩子實際能力的規則,才會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市實驗小學的莫老師也表示:“小孩子本身就對未知的事物充滿好奇和探索欲。如果家長一開始就把學習作為換取其他東西的砝碼,這會讓孩子覺得學習本身沒有樂趣,抹殺了孩子愛學習的天性,最終導致學習成為孩子的負擔”,莫老師還認為,“不要表揚孩子取得的優異成績,而要關注孩子自身技能上的進步和變化並給予褒獎。讓孩子感受到你贊賞的是他自身技能的進步而不是那個比上次進步了的分數,以此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健康成長。”
本文來自網絡,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權益,請聯絡我們刪除。
![]() |
兒童心理:孩子抵觸老師,家長該怎麼辦?
孩子對老師產生抵觸情緒的原因主要有: 1.孩子的逆反心理嚴重,通過發洩對老師的不滿來反抗家庭。 孩子的年齡越大,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越來越強烈。有的父母和老師對孩子表現出來的好問行為表現得十分不耐煩,簡單粗暴地 |
![]() |
家裡需要常備哪些急救藥品
生活中,總會遇到種種意外,急救就顯得特別重要,因此對於常用的急救措施每個人都應該有所了解,同時家裡要常備一些必須的急救藥品。 急救也要用藥 “其實,急救不光是用儀器或動手術,很多時候還要用到急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