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育兒新知 >> 海外代購奶粉存亂象:以次充好,監管缺失

海外代購奶粉存亂象:以次充好,監管缺失

  對國內品牌失去信心致代購火熱

  自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以來,媽媽們一下子成了海淘奶粉的“准斗士”。近日,淘寶全球購發布了《海淘十年報告》,報告數據顯示,從2005至2015年,母嬰類用品的銷售量最大,其中嬰幼兒配方奶粉的成交額最高。在所有類目中,嬰幼兒奶粉占比達到9.1%,但購買人數只占全球購買家的1.5%。2008年至2013年的五年之間,中國大陸的196萬位媽媽共花銷163億元,平均每人在“海淘”奶粉上花費掉8343元,准媽媽們對海淘奶粉的青睐程度可見一斑。

  “這是由於消費者對國內生產的奶粉持懷疑態度。近年來,國產奶粉甚至國內的外資奶粉頻頻出現食品安全問題。”乳業專家宋亮表示。“其中一些是商業對手無中生有、誇大的捏造的傳聞。”據宋亮透露,去年海外代購、海淘、跨境電商進口的奶粉,按出廠價估計約180億元,而國內整個市場才大約520億元,海淘奶粉發展勢頭令人咂舌。

  業內人士透露,現在的消費者就像驚弓之鳥。2003年大頭娃娃事件,2005年雀巢奶粉事件,再到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每隔幾年就有重大的安全事件發生,消費者信心備受打擊。

海外代購奶粉存亂象:以次充好,監管缺失

  國內進口奶粉價格居高不下

  廣東省奶業協會副會長、中國奶業協會理事王丁棉表示,“海淘紅火還有個重要原因是海淘奶粉的價格普遍比國內銷售的進口奶粉還要低”。據了解,一般來說,“洋奶粉”正式進入中國市場,需要有兩個前提。首先,該品牌奶粉需要通過國家質檢總局的考核,相關質檢必須要符合中國的標准;其次,該品牌在中國總代理需要取得進口許可證的批文。

  王丁棉表示,國內的運營體系導致了價格的高企,首先,各品牌在銷售上會設置和借用高利潤返點,並以此作為營銷手段刺激、“獎勵”經銷商或分銷商;其次,會設罝多層級的營銷模式,導致流通渠道成本層層加碼,這是造成高銷售成本、高售價最大的主要原因;此外,與國內生產的奶粉相比,洋品牌多了進出口關稅及境外運輸成本。

  據透露,一罐洋奶粉具體的產品成本構成分別是:生產廠家的生產成本約為20%,產品運輸費用及倉儲費占1%,產品關稅占成本1%,產品進口增值稅占成本3%左右,奶粉抵達國門時(即到岸價)的成本累計占終端售價的25%。

  產品入境上岸後所發生的費用成本,大致包括如下:中國境內物流配送費用占1%,產品全國總經銷商毛利約為26%,代理商的利潤約為20%,終端商利潤約為15%,市場銷售人員工資及提成約為8%,還有需要投入終端賣場的進場費、條碼費、端架費、過節費等多項隱形費用成本,合計5%左右。即上岸後的成本累計共占終端售價的75%。

  王丁棉補充道,“新西蘭、澳大利亞以及歐洲一些國家畜牧業較為發達,采用天然放養的方式,以天然、優質草為飼料,奶源更優,工藝更講究,因此受到了國內消費者的青睐。”

  海外代購奶粉存三大亂象

  亂象1

  價格參差不齊

  然而,哪裡有市場哪裡可能就有風險。在多種多樣的奶粉品牌、相差幾倍的價格背後,是海外代購市場魚龍混雜、缺乏監管的現象,對於消費者來說,代購風險也是不斷攀升的。

  不難發現,海外代購洋奶粉的價格參差不齊,讓消費者眼花缭亂。以德國著名品牌喜寶為例,在天貓官方旗艦店中,一盒3段800g的奶粉價格為338元,而代購價格為從70元到338元不等。一百元以下的店鋪銷量只有寥寥幾個,銷量最多的為135元,緊隨其後的是115元。

  但是如果海淘奶粉售價低於合理區間,也有可能是假冒偽劣產品。業內人士稱,某品牌奶粉在歐洲本地大約為150元,而70元的價格幾乎是原價的一半,加上代購還要算上人工、營銷、郵寄的費用,“這種60-80元的奶粉基本可以判定為是假貨、過期奶粉”。還有國內有些不法廠家,將劣質奶粉重新包裝,貼張德文、荷蘭語或者英語的標簽,以次充好,混入代購市場。

  亂象2

  代購銷量與國外限購政策存矛盾

  在淘寶,有很多洋奶粉代購店月銷量過萬。然而這兩年,面對“洶湧來襲”的“洋奶粉熱”,澳大利亞、德國等多地都已開始嚴格限制奶粉購買。例如在德國購買愛他美奶粉需要登記注冊;悉尼一次只能購買2罐或3罐奶粉;新西蘭不接受個人奶粉郵寄出國業務。各地紛紛出台的限購措施,與“過萬”的銷量顯得格格不入。

  據了解,按照國家質檢總局去年發布的《關於加強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管理的公告》,“從2014年4月1日起,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的中文標簽必須在入境前已直接印制在最小包裝上,不得在境內加貼;2014年5月1日起未經注冊的境外生產企業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不允許進口。”

海外代購奶粉存亂象:以次充好,監管缺失

  亂象3

  以次充好,監管缺失

  如今,洋奶粉受到越來越多年輕媽媽的推崇,洋奶粉高質量的形象也愈來愈根深蒂固。然而海淘奶粉的質量是否過關,消費者還是要對這類產品打上一個問號。

  宋亮表示,“目前,消費者購買國外奶粉的購買渠道有限,電商平台很大程度是跨境電商、海淘奶粉的優選地,也是雜牌奶粉的混雜之地。”他還進一步提醒海淘者,“淘寶對奶粉質量和品牌監管力度非常差,這就成了雜牌、偽劣奶粉進入中國市場的通道。一些被國家打擊的進口小奶粉企業透過跨境電商可以再次進來。”

  記者了解到,臨期的奶粉在淘寶上只賣35元。在某平台店鋪的頁面中,歷史銷量顯示11,其中有一條評論稱:“雖然奶粉沒有受潮沒有結塊,但是聞起來不是那麼清甜。”對此,王丁棉表示:“有些家長為了省錢,購買了臨期的洋奶粉,其實奶粉越不新鮮,營養流失得越多,對孩子來說也是不利的。”

  對於網上海外奶粉的市場亂象,“國內對海淘等單品小件寄買的方式目前還沒有監管手段,這意味著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已經超出了我們國家的監管范圍。”宋亮還指出,“一些小企業由於進口過多奶粉,奶粉快過期了就透過電商降價促銷方式來清理庫存。有的國外企業甚至把快過期的奶粉換包裝,再重新銷售。消費者一不小心就會買到假冒或快過期的低價進口奶粉。”

  海外假奶粉供貨鏈是怎樣形成的?

  據業內專家推測:一道販子銷售的假奶粉僅為3歐元,21元人民幣左右。二道販子為了拿低價,他們要以萬桶的量級去購買,然後再以雙倍的價格賣給三道販子。而二道販子去尋找三道販子主要通過以下四種方法:

  1.很多快遞公司本身就是假奶粉的二道販子。快遞公司憑借自身的優勢,容易尋找購買奶粉訂單多的客戶。

  2.低端一點的是在大學裡找代購量大的學生,一屆傳一屆地尋找三道販子。

  3.最低端的是在超市、藥房、boots門口等,發現經常買奶粉的客戶就上前搭讪。

  4.通過華人的交際圈,認識潛在販子,逐漸從朋友關系轉化為三道販子。

  提醒

  海淘奶粉如何防范假冒風險?

  今年8月4日,國家食藥監總局從淘寶上抽查出三批次抽檢不合格樣品的嬰幼兒奶粉,並表示對網絡、電商平台銷售的嬰幼兒配方乳粉進行監督抽檢。雖然國家有關部門將網絡銷售的奶粉納入監管范圍,但是完整的監管系統仍未成型。家長在選擇洋奶粉代購時,仍需要多加小心,盡量委托熟人代購、減低風險。

  ●王丁棉建議:“在收到代購的奶粉後,要檢查罐子是否有裂縫、奶粉是否受潮、生產日期是否有問題、氣味是否天然而不是香精味、奶粉沖開的溶解度。如果孩子在喝了奶粉後出現消化不良、拉肚子、上火的問題,應該立即停止食用該奶粉。”

  也有家長擔心其他國家的奶粉行業標准與中國的不同,洋奶粉並不適宜中國嬰幼兒。對此王丁棉表示,國外與國內標准的差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絕大數國家的奶粉標准都是依據聯合國食品發展委員會的建議制定的,差別非常小,並不存在中國嬰幼兒體質不適合飲用洋奶粉的說法。”

  ●乳業專家宋亮表示:一般假奶粉都有以下其中的一個特征:1.選擇優質代購平台,小店看口碑,由於國內對海淘等單品小件寄買的方式目前還沒有監管手段;2.無法提供超市小票。一般賣家拒絕提供小票的理由都是怕抽稅,然而實際上抽稅跟超市小票無關;3.大型企業官方網站可以查詢生產編碼,但國內未建立相關體系,暫時還不能查詢;4.跨國進來的假奶粉外包裝和真的一模一樣,有些生產編碼都能偽造,有些技術高的企業會在罐子裡面打內碼,可以用來辨別真偽。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中小學生心理為何脆弱

最近隨著高考成績的陸續公布,社會上出現了因為成績不佳自殺、離家出走等情況。筆者在想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出現這樣的問題,我們的學生總是出現這樣的問題?我們的學校為什麼不能像外國學校一樣注重行為教育呢?不讓孩子是個

夏季,讓孩子遠離“冰箱病”

“冰箱病”一般包括:從冰箱中取出的食物溫度過低導致寶寶頭部及胃部血管痙攣,進而產生頭痛、胃炎等症狀;冰箱中存在的病菌等侵害兒童肺部及腸部,導致肺炎、腹痛、腹瀉等症狀。  怎樣讓孩子遠離&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