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育兒新知 >> 父母關愛是孩子最好的“增高劑”

父母關愛是孩子最好的“增高劑”

  孩子個子高矮,除了遺傳、營養等因素,心理因素也很重要。蕭山9歲的男孩小光因為缺乏父母的關愛,竟然得了“心理性矮小症”。

  矮個男孩性格很內向

  35歲的張美來自江西一個偏僻的小山村裡,在蕭山打工時認識了一個老鄉,兩個人結婚後很快就生下了小光。但在孩子5歲時,張美和丈夫離婚了,小光一直跟著張美。為了維持生計,張美開了家雜貨店,每天忙得團團轉,小光只能一個人呆在家裡。“從前年開始,我發現小光長得特別慢,也不愛搭理我。我給他買了不少營養品,還給他補鈣,可都沒啥效果。”

  張美說,小光的性格很內向,不愛和小朋友玩,也很少和同學交往。“醫生聽完我的描述,覺得孩子是心理有問題了,很可能因此造成他生長發育有了障礙”。

  缺乏關愛的孩子多矮小

  專家介紹,“心理性矮小症”是指孩子缺乏父母的愛撫,精神上受到壓抑,致使孩子生長發育產生了障礙而出現的矮小症。很多離異或者家庭環境惡劣的孩子生長發育會比較慢。

  專家說,愛撫的缺乏、精神上的壓力和心靈的創傷都會導致神經、體液、內分泌等功能紊亂,致使生長激素、甲狀腺素等有助於長高的激素分泌減少,從而引起孩子的生長發育障礙。

  去年5月小光被查出垂體生長激素缺乏,並於當月開始治療,現在已經長到了1.28米,只比同齡孩子矮5厘米左右。“我們特地交代母親,一定要多抽時間陪兒子。”經過治療,孩子已經會主動和醫生交流了。

父母關愛是孩子最好的“增高劑”

  留守兒童中發病較多

  心理性矮小症是近年來在歐美等地區兒童疾病中發病率較高的一種新的“流行病”。這種疾病的出現,與特殊的社會環境——離婚率高有著密切的關系,此外部分長年不在父母身邊、由祖父母帶大的孩子,也容易出現這樣的情況。

  記者隨後從一家醫藥公司的銷售主管於穎處了解到,該公司每年大約要為我省1000個矮個子的孩子提供藥物,其中大概2%的孩子得的就是心理性矮小症。“前段時間我們從檔案中發現,連續有5個這樣的孩子都來自青田,他們都是因為父母在國外打工,由祖父母撫養。青田當地出國工作的人比較多,不少孩子疑似有這個病,但因為對身高影響不大或家人沒重視,治療的人並不多。”

  父母關愛是最好的“增高劑”

  “心理性矮小症是可逆的,當孩子的心理負擔卸去,還能正常長個。”戴明娟表示,很多家長在發現孩子矮小後,首先關注的往往是營養和疾病因素,給孩子補這個補那個,其實孩子需要的也許只是父母的關心、減輕作業負擔、保證充足的睡眠和運動。

  戴醫生強調說,父母的關愛是最好的“增高劑”,一旦發現孩子得了這個病,並不需要馬上用藥,可能通過心理輔導、父母的充分關愛和適當的運動就能馬上好轉。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孩子非要自己做主 咋辦?

       答:這其實是一個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自我認知的過程。9個多月的寶寶在人格發育方面已能夠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首先,父母應該感到高興的是,孩子

小兒多動症能自愈嗎

以前有觀點認為,小兒多動症只是一種成熟過程中的發育滯後,等孩子成熟起來,多動症的症狀自然就會消失,他們認為小兒多動症能自愈。但是最新的調查研究顯示,大部分被診斷為小兒多動症的兒童,其症狀會延續至青春期乃至成年,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