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有關小學招生報名的新聞成為城中熱點。進入小學是孩子們正式接受義務教育的開始,面對五花八門的招生宣傳,家長們很容易在選擇時感到迷茫。
家校距離較近為宜
女兒今年就要上小學了,在某科技園工作的郭阿姨,每天都在兩個選擇間徘徊:一是一所重點小學,但要交高額贊助費,而且離家較遠;二是一所離家很近的非重點小學。
其實,就近入學對於孩子和家長都是有好處的。然而許多望子成龍的家長一味追求“名校”,甚至不惜奔波穿越大半個城市,並不一定是明智之舉。
6-12歲的孩子正處在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他們需要充足的睡眠。如果上學路程太遠,天天早起,睡眠不足,精力就會變差,不僅影響白天的學習,時間一長還易產生惰性,影響學習熱情。
事實上,選一個離家近的學校,縮短了上學、放學的路程,減少了意外傷害的發生。孩子還可以自己上下學,逐步培養起獨立性。就近入學,聚集的都是附近的孩子,他們之間比較容易形成穩定的伙伴團體,對孩子的認知過程和社會發展有好處。
超大班額學校不宜進
很多名校由於資源有限,常常會一個班有很多學生,班額太大老師能顧得過來嗎?不少家長對此提出質疑。
的確,小班教學對孩子是有好處的,人少,受到老師的關注會更多一點,對孩子是一種動力。如果班上學生太多,不能被老師叫出名字的孩子,心裡難免失落,甚至會影響學習興趣。
有些名氣大的學校裡雲集了很多天資聰穎、學前教育開展較早的孩子,學生之間的競爭會比較激烈,讓孩子過早承擔這種壓力可能會影響他們的學習興趣。
好老師比學校名氣重要
很多家長在多年之後才意識到,學校的名氣不是決定孩子是否獲得良好教育的最重要因素,最關鍵的其實在於能否找到一個好老師。
小學學的是基礎知識,這對符合小學教師資格的老師都不是問題。但是,這個年齡段,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技巧、方法和興趣,乃至養成健康性格和人格,對老師來說更是重要課題。這時,有經驗和教學能力強的老師的優勢就顯現出來,他們更了解孩子的學習規律,能更好地促進他們學習能力和興趣的發展。而師德、品德優良的老師,更會成為孩子一生的啟蒙導師。
就近入學的同時,不妨提前了解一下老師的情況。
不要盲目選擇特色學校
目前很多學校都走上特色發展的道路,例如藝術特色學校、雙語特色學校、體育特色學校等,家長們需要根據自己孩子的具體情況來選擇,不要盲目跟風。
如果孩子從小就接受過一些藝術、外語等方面的早教,而且確實感興趣,家長可以考慮選擇這類特色學校。但如果僅僅是家長自己的主觀願望,而孩子並不一定喜歡的話,就要慎重選擇了。
這類特色學校在正常教學外還會教授一些特色專業的課程,孩子如果不喜歡所選的特色課程,就會適得其反。因為特色校不是校外興趣班,想停止就停止,一旦孩子學不好特色課程,可能會跟不上正常教學進度,甚至產生自卑、厭學心理。
所以說特色學校並不一定適合所有的孩子,家長不要好高骛遠,應該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選擇。
估算隱性支出勿攀比
公辦、民辦學校的收費是有一定差距的。民辦學校由於沒有政府的財政支持,而且許多都是住宿制,所以費用會比公辦學校高。公辦校目前采取免費義務教育,家長要根據自己的實際家庭情況來選擇。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家長只看到招生簡章上的收費表,不了解很多學校還會設有不少“隱性支出”,比如要購買多套校服,選擇不同的品牌,價格會相差不少。有的學校還經常組織學生出外游覽、實踐,甚至出國游學,費用不菲,多數學生消費過於奢侈也會造成日後的支出負擔。所以,如果家長“咬咬牙”送孩子上了此類學校,也要小心估算這些隱性支出。
![]() |
家長可以巧用孩子逆反心理
上小學的孩子大都要經過一段特殊的心理變化時期,即“逆反心理”期,此時的孩子不聽話、不好教育。但經過摸索,我發現,逆反心理用得巧,反倒能對教育孩子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我是一名教師,有一 |
![]() |
安全接種為寶寶撐起保護傘
安全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