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美國佛州有一名6歲幼童因為在幼稚園發脾氣使性子、大哭大鬧,破壞學校課桌椅,還抓傷老師,竟面臨上手铐及多項控訴。
成人會發脾氣,小朋友當然也會,美國俄亥俄州凱斯西儲大學小兒科副教授尼德曼指出,小朋友發脾氣時,常以跺腳或突然跌坐地上開始,繼之以生氣(如大吼大叫或打人)表現,然後進展到表現出悲傷或苦惱(如哭泣或嘗試去親近父母)。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醫學院精神科調查統計335位年齡在18-60個月的幼童發現,大多數發脾氣只維持了30-60秒,75%小朋友發脾氣不會超過5分鐘。
八成小朋友 每周飙一次
美國波士頓大學小兒科主任儒克曼教授說明,大約從2歲開始,為了維護被侵犯或剝奪的支配權與自治權時,就會發出不平之鳴,甚至動怒。有50~80%的2~3歲兒童每周至少發脾氣1次,20%小朋友則幾乎天天會發脾氣,另有近60%的2歲小朋友會習慣性發脾氣,且一直持續到3歲,3歲之後這其中的6成會一直持續到4歲。
病痛或壓抑 火氣就上來
尼德曼教授列出6項小朋友發脾氣的可能原因:
1、正常的發展過程
父母或家庭其他長輩禁止或限制小朋友某些行為,引起孩子爭取自主的權利所形成的一種反應,同時欠缺人際間協調沖突與溝通的能力,自然而然火氣就上來了。
2、身體不舒服
反覆的呼吸道感染或中耳發炎、呼吸道或腸胃道過敏、濕疹皮膚癢到受不了、內分泌問題(如雄性激素過高)、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生病住院、接受侵入性檢查或某些藥物(如抗癫痫藥、抗組織胺藥等),都會造成。
3、中樞神經功能不良
智力障礙、自閉症、過動症、腦部受傷(特別是額葉)、聽覺或視覺受損。
4、個性
如果天性比較好動,靜不下來,對新奇的人事物產生異常高度的敏感性,常呈負面情緒,很容易被激怒。
5、環境
住家過度擁擠而限制游戲的機會,周遭沒有兒童保護措施或設備讓父母限制小朋友的行動,常待在家裡的小朋友當然會抓狂。家庭出現語言、肢體暴力、兄弟姊妹或祖父母輩出現行為問題、父母出現憂郁、酗酒、嗑藥等,都會讓小朋友發脾氣。
6、教養
被施以不當體罰或兒童虐待、家長前後不一致的教養方式、過於放任、過於干涉、對暴力充斥的電影或電視新聞報導不加約束管制,潛移默化中就會受影響。
![]() |
四大育兒誤區當心教壞寶寶
沒有人會懷疑父母對寶寶的愛,但在一些流行做法和錯誤觀念的誤導下,我們的一些行為或許正在傷害著寶寶。對照下面這些流行育兒做法,看看你犯了哪幾條? 誤區一:教寶寶背唐詩 案例:童童的爸爸媽媽從童童3歲起就開始教 |
![]() |
小兒感冒的預防要點是什麼呢
以下是我們的專家為很多的下朋友講解的一些小兒感冒的相關知識,希望各位家長在看過以下的知識之後可以很好地照顧自己的小孩子,讓我們的小朋友生活在藍天白雲之下,沒有疾病,沒有細菌,健健康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