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長牙期應補充多種營養
補充1:富含礦物質的食物
寶寶牙齒的生長,需要礦物質來參與。人體牙齒、牙槽骨及颌骨的主要成分都是鈣和磷,足夠的鈣磷是形成牙齒的基礎。食物中鈣的最佳來源是乳類及乳制品,配方奶、酸奶、奶酪等食物中不但鈣含量豐富,而且吸收率高,是寶寶最理想的補鈣食品。在粗糧、黃豆、海帶、黑木耳等食物中也含有較多的鈣、磷、鐵和氟,有助於寶寶牙齒的鈣化。為了促進鈣的吸收,最簡便的方法就是多抱寶寶去戶外曬太陽,因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經太陽紫外線的照射可轉變為維生素D3,是人體所需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
補充2: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蛋白質對牙齒的形成、發育、鈣化、萌出有著重要的作用。蛋白質的來源極為豐富,有動物性蛋白質如蛋類、乳類、魚類、肉類,也有植物性蛋白質如谷類、豆類、干果類。經常攝入這兩類蛋白質,可促進牙齒的正常發育。如果蛋白質攝入不足,會造成牙齒排列不齊、牙齒萌出時間延遲及牙周組織病變等現象,而且容易導致齲齒的發生。
補充3: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維生素的作用不可小看。鈣的沉澱及吸收需要維生素D,骨膠和牙釉質的形成需要維生素C、維生素B,牙龈組織的健康需要維生素A、維生素C。可見,充足的維生素對於牙齒的發育也極為重要。維生素A、維生素D來源於乳類、動物肝髒及魚肝油制劑,維生素C廣泛存在於各種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中,而且其中的纖維還有按摩牙龈和清潔牙齒的作用。如果攝入礦物質過少或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的攝入比例失調,都會造成寶寶牙齒發育不全和鈣化不良。
長牙期的飲食
小寶寶長齊乳牙,需要近兩年的時間,在這個階段,媽媽要根據寶寶的月齡及出牙情況,給予適當的食物,以促進牙齒的萌出。
預備期
4~6個月大的寶寶,雖然此時看不到一點牙齒的影子,但寶寶的牙齒已如土地中的種子,正要發芽。一切都在醞釀之中。
此時要及時給寶寶添加泥糊狀的食物,首要的選擇是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強化的營養米粉,此外馬鈴薯泥、蛋黃泥、蘋果泥等等,都可以讓寶寶去嘗試。不但可以達到營養的目的,同時也刺激了寶寶的味覺、視覺和嗅覺。
破“土”期
6-7個月是寶寶出牙的准備時期,這時寶寶牙龈摸上去硬硬的,口水也變得多起來。
寶寶口腔內唾液中的澱粉酶的功能已趨於完善,可以給寶寶更多澱粉類食物,如手指餅干、面包干、烤饅頭片、磨牙餅或棒等食品,讓寶寶自己拿著吃。剛開始寶寶是用唾液把食物泡軟後再咽下去,幾天後,寶寶就會用牙龈磨碎食物,嘗試咀嚼。此階段寶寶的牙龈會發癢,他會很喜歡咬一些硬的東西,這有利於乳牙的萌出。
2顆牙期
寶寶一般在7~8個月之時,下颌的一對乳中切齒悄悄萌出,小白牙從此開始發揮巨大作用。這個時期的寶寶很喜歡將任何拿得到的物品放到口中“嘗嘗”。
媽媽在這個時期可以試著給予寶寶一些半固態的食物,比如菜泥粥、爛面條、蛋羹等等。這些輔食不但有利於牙齒的生長,也提供了寶寶生長發育所需要的蛋白質和必需的營養素。
4顆牙期
大概8~12個月之時,寶寶的上颌又會長出兩顆牙齒,多了這兩顆利齒,寶寶比以往更喜歡咀嚼了。
在這個時期媽媽應該給予寶寶更多的選擇,比如碎菜包、馄饨、豆腐、蘋果片、西紅柿等等,寶寶攝入食物中的營養越來越豐富,這對於寶寶的生長發育是必要的。
6~8顆牙期
在9~13個月時,寶寶上颌的側門牙萌出,10~16個之月時下颌的側門牙也將萌出。寶寶開始慢慢地適應固體的食物,腸胃的消化機能也漸趨成熟。
媽媽在這個時期可以給予寶寶固體的食物,比如米飯、面條、切得細些的蔬菜等食物。
8~12顆牙期
大概在13~19個月的時候,寶寶會萌生第一顆乳磨牙。有了乳磨牙之後,寶寶的咀嚼能力大大提升。在這個時期,寶寶會很有熱情地自己用勺子把食物送到嘴裡。
這個時期可以吃的食物更多,餃子、饅頭、花卷等都可以吃了,而各種蔬菜只需切得小些寶寶就能自己吃了。
12~20顆牙期
大概16~20個月期間,寶寶的20顆乳牙逐漸長齊,完成了乳牙系列的全部萌出過程。
媽媽可以給予普通稍偏軟的食物,如米飯、面條、蔬菜、肉食等等。
本文來自網絡,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權益,請聯絡我們刪除。
![]() |
五年不給寶寶吃藥打針,這個媽媽是瘋了嗎?
小杜和小杜2,終於都不發熱了,心中又是感動又是無語。 而朋友發來消息,說帶著娃剛從醫院回來,幾欲落淚,我趕緊安慰她,讓她好好的,心疼她,也心疼她的娃。 是啊,每個媽媽在娃生病期間,內心都充滿了負疚感,就好像 |
![]() |
童年常做噩夢或致將來精神健康問題
做夢與人的身體狀態、精神狀態有一定關系。英國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在兒童時期經常做噩夢,可能預示著精神健康有問題。 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睡眠》月刊上報告說,他們對6796名英國兒童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