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愛能孕育寶寶善良的人格 2016/10/28 16:21:57

        哦!不,我所謂的善良,並不是懦弱或膽怯。一個善良的人必須是積極和有能力的。他必須有能力去愛別人,有能力去看見他人的處境,有能力去規范自己的行為,並且有能力去克制自己不傷害別人。這種能力必須要來自很強大的內在,一個

  2. 測測看:你的寶寶是哪種氣質類型? 2016/10/28 16:21:54

        A:容易型——開朗外向喜怒行於色:    總分在15分至20分之間的寶寶屬於這種氣質類型。他們的生理機能活動有規律,節奏明顯,容易適應新環境,也容易接受新事物和不熟悉的

  3. 交談贊揚讓寶寶大方不害羞 2016/10/28 16:21:51

        1.家長要主動與幼兒交流。    父母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在家長中,家長要為幼兒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為了鍛煉幼兒多說話,家長每天都要抽出一定時間,與幼兒共同游戲或讓幼兒參與家務勞動,從中創

  4. 怎樣面對兒童的說謊 2016/10/28 16:21:49

    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博士發現,4歲以下的孩子都把爸爸媽媽是否高興當作衡量自己行為對錯的標准,為了不讓爸爸媽媽生氣,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不承認自己做過的事情。  說謊在不同年齡意味著不同的問題,誠實的品格是逐漸形成的。不要把孩子的撒謊歸結於他

  5. 孩子任性並非是壞事 2016/10/28 16:21:47

    社會生活經驗證明,那些小時候犟頭犟腦的孩子,長大後可能會成為有主見、有能力、有作為的人。因此,父母對待任性的孩子不要過於急躁。  怎樣對待任性的孩子?大多數任性的孩子,自我意識強,好勝心強,並有一定程度的韌性。父母要善於利用他們的積極因素,

  6. 向挫折敬禮 2016/10/28 16:21:41

    孩子們的挫折從哪裡來?  難道這麼小的孩子就能感到受挫折嗎?答案是他們能。因為凡是他們看見的,他們通常都想得到,而殘酷的事實是,他們不會總是如願以償。另外,他們也會因為一些事情做不好而有挫折感。比如,他擺積木的時候擺得太高,一下子全倒了;他

  7. 孩子淘氣好動就是多動症嗎? 2016/10/28 16:21:38

    “多動症”是一種醫學上稱為“兒童多動綜合征”的疾病表現,與一般的淘氣完全是兩碼事。兒童多動綜合症患兒有以下特征性的表現:  1、多動。大多數患兒易興奮,4-5歲以後出現多動,整天手腳不停、到處

  8. 如何處理孩子的惡作劇行為? 2016/10/28 16:21:35

    寶寶的這種行為就是典型的惡作劇,諸如此類的還有把水倒在火爐裡澆滅爐火;故意把大人關在門外而不開門等等也都是惡作劇行為。  對待這種行為家長一般有這樣幾種做法:  1、是惱怒訓斥,體罰痛打。家長不問緣由不論場合,聲色俱厲,嚴辭呵斥,甚至拳腳相

  9. 青少年叛逆期 2016/10/28 16:21:31

    雖然這經過實踐檢驗的經驗教訓是處世良藥,但卻忽視了孩子的感受,孩子並不樂意接受這良藥的苦味。如果強加於孩子身上,也許並不一定利於行。  弟弟就曾明白地和我說過:其實道理他都明白,是是非非他也判斷得差不多,也知道父母對他的忠告是對的、有益的。

  10. 巧用暗示,調教淘氣小子 2016/10/28 16:21:28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其實,只要大人放棄傳統的說教,在教育孩子時講究一點暗示的藝術,並以心平氣和的狀態好好地與淘氣的他玩玩“心理游戲”,就可使“良藥”、&

  11. 如何化解寶寶的逆反心理 2016/10/28 16:21:21

    孩子3歲左右,心理發展處於自我中心時期,即開始明確地意識到“我”是一個與其他人相獨立的人,“我”的願望和要求可以經過自己的堅持而達到,而在這之前他還能把自己與周圍的環  境和他人完全分開,於是

  12. 引導孩子渡過人生叛逆期 2016/10/28 16:21:19

    1歲半到4歲半長脾氣了  您感到陌生  他為一丁點兒事就亂發脾氣:被禁止吃一塊糖,你拒絕把手機給他,或者只為了你讓他停下手中的玩具而來吃飯,他就變得出奇的暴力,哭鬧得昏天黑地,而且此時正是他開始說話的年齡,他甚至會說一些你接受不了的話:媽媽

  13. 如何幫寶寶度過反抗期 2016/10/28 16:21:16

    如何安撫寶寶的怒氣  把寶寶緊緊抱在懷裡,一邊搖晃一邊哼些歌使他平靜,然後打些比方來表示你有多麼喜歡他,例如說:"我好喜歡你哦,我的喜歡有花那麼大……有房子那麼大……有天空那

  14. 不可輕視:孩子逆反心理 2016/10/28 16:21:13

    1、反抗父母。孩子在童年一般都很溫順,到了青春期或走上社會後不但不跟父母溝通交流,反而處處與父母鬧對立,一般表現為不整理自己的房間,亂扔衣物,洗臉慢、梳頭慢,吃飯慢,不完成作業等,較嚴重的表現為逃學,夜不歸宿,離家出走,要與父母一刀兩斷等。

  15. 如何對待小兒的“自作主張”? 2016/10/28 16:21:10

    有的家長感到孩子到3歲時,就不那麼聽話了。你讓他干什麼,他偏不干;你不讓他干的,他又按著自己的“主意”去干。這時他常表規為任性、頂嘴、反抗,甚至出走,這是兒童心理迅速成長的表現。  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的心理也在逐漸

  16. 棍棒教育可取否?6類孩子打不得 2016/10/28 16:21:07

    打孩子,你選擇“傳統”還是“人性”?  中國古代主張對孩子要嚴教,“黃荊棍下出好人”、“不打不成才”、“家嚴出孝子”這類

  17. 正確處理幼兒的抗拒行為 2016/10/28 16:21:04

    實際上,抗拒行為是幼兒成長發育的正常表現。出現這種抗拒行為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這時的幼兒已開始初步認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了,有時候甚至不接受成人的勸阻,明明知道是成人不同意的行為,這時候只要轉移幼兒注意力就很有效:幼兒要玩一個髒東西,你可

  18. 孩子說粗話怎麼辦? 2016/10/28 16:21:01

    1、學著說粗話。沒有是非觀念,是兒童的特點。別人罵,我也跟著罵,是孩子學罵人的一種普通心理。作為父母,要分清孩子是跟誰學的,然後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  (1)孩子剛學說話,好奇心強,有一種情不自禁的模仿本能,偶爾聽見別人說一句髒話,他並不知

  19. 走出“反抗期”的誤區 2016/10/28 16:20:58

    誤區一:說話不注意小節  孩子會說話以後,成人一些無意識的話語或開玩笑,可能對孩子形成誤導。  西西(賈老師的孫女)2歲時的一個周末,跟爸爸一起回自己家,西西想要吃糖,就說:“爸爸我想要一塊糖。”爸爸擔心吃糖太多不利

  20. 孩子吹牛有理 2016/10/28 16:20:56

    吹牛不僅是一種正常現象,還是健康心態的表現。  事實上,你很難要求4歲左右的孩子能體會他人的感受並且言語得體,他們不知道什麼樣的話語才不會傷害到別人,也感覺不到別人受到了傷害。而且,在現實生活中,父母們普遍的做法是,時不時地告訴自己的孩子他

4339 篇文章  首頁 | 上一頁 |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 下一頁 | 尾頁  20篇文章/頁  转到第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