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兒童心理 >> 給孩子面子,你可以這樣做

給孩子面子,你可以這樣做

  每當孩子在公共場合“失控”——尖叫、發脾氣、不講道理,甚至倒地撒潑,不少爸爸媽媽都會覺得自己面上無光,即便平時耐性比較好的家長也難免失控,不得不給孩子點顏色瞧瞧,以求盡速控制局面。然而,這樣的方式會帶給孩子什麼樣的影響?有否更恰當的方式解決問題呢?

給孩子面子,你可以這樣做

  顧了“面子”,丟了“裡子”?

  當孩子在公共場所“失控”,當眾多眼睛好奇地投向我們時,我們難免尴尬,甚至有丟面子的感覺。此時,若不控制,擔心他人議論孩子缺乏家教,致使做家長的臉上無光,也擔心對孩子成長無益;若控制,又擔心一時興起而失去“管教”的分寸,引來他人質疑的目光;控制無效,場面更加混亂,不如息事寧人……於是,各種糾結湧上心頭。而孩子似乎也看透了我們的心思,每逢這樣的時刻,小家伙總是鬧騰得更厲害。

  實際上,孩子的行為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他是全然活在當下的,當某個需求生起,自然會有即刻得到滿足的欲望。加上孩子尚小,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差,當他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時,必然產生挫敗感,並通過一些我們不太能夠接受的方式,如哭鬧、倒地撒潑等以此發洩。若家長管教無方,自然會導致他的這種行為被強化。放縱自然不可取,簡單粗暴地壓制也會帶來問題。很多時候,顧了家長的“面子”,傷到的卻是孩子的“裡子”——毀損孩子的自尊與自我價值感。

  孩子為什麼需要面子?

  但凡孩子心智發育到一定程度,有了羞恥感,被批評都是他難以接受的一件事情。尤其當眾批評,更是讓孩子“面子”盡失。個別“氣性”大的孩子,甚至反應激烈,出現讓家長更為頭痛的行為。於是,家長情急之中不得不加大管制的力度,讓孩子屈服。

  從孩子的角度來說,他首先是個“人”,作為“人”具備的所有心理需求,他一樣具備。當家長不顧及孩子“面子”,當眾批評,甚至體罰孩子時,他從家長這裡得到的信息是:“我是不好的。我是個壞孩子!我不值得尊重!我沒有價值可言!”偶一為之,孩子尚可自我修復。常常如此,孩子便得出結論:“只有做讓爸爸媽媽高興的事情,我才是好孩子,他們才會愛我;否則,我就是壞孩子,爸爸媽媽就不再愛我了。”

  於是,出於生存、愛和被愛的需要,讓父母高興、得到父母認同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一個得不到尊重的孩子,他不可能自我尊重,必然缺乏自我價值感。為了得到父母的認同,他不得不違背自己心願去討好父母,或者干脆破罐子破摔,與父母對抗到底。於是,這就形成了他的一種生存與反應模式。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會走向兩個極端。一個極端是小時候討好父母,上學了討好老師,工作了討好領導同事……但凡某個人不認可他,孩子便自貶,缺乏自我價值感,他的人生也因此變得毫無意義。這樣的孩子活得很累!另一個極端是做個真正意義上的“壞孩子”,形成反社會人格,或者骨子裡很自卑,偏偏戴上自傲的假面具來掩蓋自己的真實面目,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一樣活得很累。

  給面子和講規矩,沖突嗎?

  既然要給孩子“面子”,是否意味著在公共場所就該放棄管教呢?當然不是。孩子是全然活在當下的,某個事件發生了,過去了,他的注意力很快就轉移到其他事物。因此,管教孩子需要注重時效性,讓他當下就意識到自己的行為需要規范。否則,過了這個關口,我們的管教滯後,就可能失去了本該有的意義,或者收效甚微。況且,給孩子設立規矩並堅守底線與給孩子“面子”並非“針尖對麥芒”的關系。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我們依然可以正面管教。

  給孩子面子,你可以這樣做

  首先,讓我們來分析一下,孩子通常在哪些情形下會“失控”?想要玩具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在外面吃飯坐不住?玩得很投入,一時收不住?與小朋友之間發生爭執,情緒激動?

  了解這些信息之後,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既給孩子“面子”,又有效地控制住局面,不至於傷了孩子的“裡子”:

  防患未然

  外出前就講清楚規則,讓孩子有個心理准備,清楚哪些行為不被允許,以及應該有什麼樣的行為。或者需要調整時,預先給孩子一些提醒與暗示,一旦孩子心中有數,就會變得更配合。

  心平氣和

  孩子“失控”時,家長要保持內心平靜,不以情緒帶動情緒,使親子雙方陷入情緒的漩渦,導致“失控”的場面更為嚴重。孩子只是孩子,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體察他的感受,認清孩子內在深處的“小孩”強大,難免“失控”的必然性,我們就不會跟孩子較勁,反而輕松很多。

  避其鋒芒

  溫和而堅定地將孩子抱到一個相對僻靜的角落,避開他人目光,緊緊摟著他,或者抓住他的兩只胳膊,確保他的小身子在我們的掌控下,允許他哭一會兒,安靜地等待他平息下來。哭是孩子發洩情緒最簡單有效又易於操作的方式,不要壓制他。淡定而耐心地等兩三分鐘,孩子通常都會平息下來。

給孩子面子,你可以這樣做

  及時鼓勵

  當孩子平息下來,或者行為轉變的時候,親親他,抱抱他,及時給他一些言語的鼓勵,如:“我很高興看到你控制得很好。”

  角色扮演

  設定一個“小惡魔”之類的角色,把孩子不被接受的行為歸於“小惡魔”作怪,拉近孩子,與他一起面對“小惡魔”,可以避免孩子產生“我不好”的感覺,從而更有信心改變那些不被接受的行為。

  總之,孩子在公共場所“失控”並非不得了的事情,只要我們注意管教的方式,淡定為之,智慧自然就會生起,當然也不會因為顧及自身“面子”而傷到孩子的“裡子”,而孩子也從這些看似“負面”的事件中獲得了成長的有益養分。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廣州兒科醫生數量告急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炎高發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副院長龔四堂4日稱,4月以來,由於手足口病、疱疹性咽炎等流行性疾病的高發,廣州婦兒中心門診量每天逾萬人次。但由於兒科醫生壓力大,收入低等因素,廣州兒科醫生的缺口數量逐年增加,缺口人數約為2

常喝瓶裝飲料將會導致兒童肥胖率增高

膨化食品和功能飲料最“催肥”  根據上海市學生體質健康中心2013年發布的數據,約150萬名上海3-16周歲的戶籍兒童經過測試結果顯示,肥胖率高達17.8%,相當於每6名兒童中就有1名體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