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兒童的表現症狀

表現為驚慌、驚叫,退縮、痛苦、求救,甚至逃避或對抗,這在孩子接受醫療時表現最為典型。兒童恐懼時可出現交感神經興奮症狀,表現為呼吸加快,心跳增速,表情緊張,瞳孔擴大,手抖,嚴重者可呈現緊張驚恐狀態,面色蒼白,肢體軟癱,甚至一時性大小便失禁或精神抑制等。
那麼,父母要如何幫寶寶克服呢?
二、如何克服恐懼心理
1、不要懲罰或嘲笑孩子的膽小,這樣只會適得其反,正確的應是承認孩子害怕的東西確實存在,這樣,孩子知道你了解他的恐懼,也就會相信你的勸慰、解釋,才能解除恐懼的心理。
2、教育孩子不要掩飾害怕。有些孩子往往會否認自己害怕,這是孩子常用來對付恐懼的一種方式,但實際上,越是這樣,孩子自己越是恐懼。爸爸媽媽應該讓孩子說出恐懼的具體內容,讓孩子解除心理上的羞恥感,並逐漸克服恐懼心理。

3、平時爸爸媽媽要注意不要強刺激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用“你不聽話,大灰狼就會來把你吃掉”、“你不吃飯,就把你關到黑屋子裡去”等等的話來嚇唬孩子,爸爸媽媽可以講授有關知識幫助孩子克服恐懼心理;如有的孩子害怕雷電,爸爸媽媽可以給他講解有關雷電的知識,雖然孩子不完全懂得,但他會減少恐懼,感到安全。
4、利用孩子的愉快情感來克服恐懼心理,應經常讓孩子參加游戲、去公園玩等活動,產生愉快情感吃大鍋飯服恐懼心理。同時,還可以鼓勵孩子用講故事、繪畫等活動,講出或畫出自己最害怕的東西,把內心恐懼表達出來,渲洩出去,從而解除恐懼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