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心理專家指出,心理適應不良的學生往往會產生一系列不利於學習的"症狀":多動分心,情緒波動,易怒,愛尋釁挑事……這類學生個性還不成熟,不能夠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行為。小學生不良行為指在小學生身上發生的與學校生活規范不一致的行為,是小學生對學校的適應不良造成的。以下是本人通過一段時間的義務家教活動對小學生一些不良行為的成因及對策的分析。
[概況]一年級(3)班學生,陳志超,男生,獨生子。見面之初,他顯得很拘束腼腆,不怎麼喜歡說話,且說話聲音很小。在我家教過程中發現他有以下不良行為,第一,他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問題後,不會主動提出來,而是咬鉛筆或是摳手指。第二,當考試成績不好而家人又問起時,會對家人說謊。
[成因]限於家庭條件的原因,陳志超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與奶奶住在一起。由於奶奶不識字受傳統思想影響,讓他在家好好學習,限制他到外面玩,所以他常一個人呆在房間裡,長此以往在外又擔心別人看不起自己,對人有戒心甚至有時會有敵意,不善於主動與人交往。他平時也看一些如<兒歌學英語>之類的碟或書,但只是看而不跟著讀。因為沒有人教和指導,他對學習這些也不能提起興趣,學習的效果也不是很好。
[對策]對小學生不良行為的矯正,首先要轉變教師,學生及學生家長的觀念,形成有利於學生攻克糾正學生不良行為的心理氛圍。家長和學校共同分析原因,對進一步研究矯正措施,是觀點與看法趨於一致,形成教育合力。以下是我對陳志超同學不良行為矯正的對策:
1榜樣魅力
可以用"榜樣法"對學生的不良行為進行矯正。對陳志超出現的問題時咬鉛筆或摳手指的情況,首先再他出現這些動作時要指出是錯誤的,這些家長做的要到位。再學校中選擇榜樣學生與他配對坐在一起,良好的學生的模范作用讓不良行為得到抑制,對克服這一毛病要及時指出錯誤所在並加以糾正,又要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加以表揚讓他樹立"我還行"的信心。
2培養興趣
陳志超很喜歡畫畫,要使他健康發展,可以充分讓其發揮他畫畫的才能。首先要讓他對其產生興趣,並對自己有一定的自信,對他的愛好給予充分的肯定和發展,也是對其不良行為的矯正的一種方法。
3關注需要
陳志超的沉默不愛說話及說謊,從心理機制上看,已經形成了一種習慣,習慣是一種內在的需要。這一切可以看出他的安全感和信任度不強。要改善這一點,需要家長和學校的共同努力,多關注他給他一些關懷和鼓勵,僅給予物質上的滿足是不夠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關心。多與他溝通,慢慢消除他內心的恐懼和不安,使其敞開心胸,培養其勇敢堅強的良好人格。
總的來說,像陳志超這樣的低年級學生,可塑性很大,家長和學校應多給予關注,把他們培養成一個健全健康的人!
![]() |
臨床健康教育在小兒肺炎護理中的應用體會
研究指出,在新時期將臨床健康教育應用在小兒肺炎護理中,有助於提升患者的生存質量與患者對醫院護理的滿意度。 本次研究選自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小兒肺炎患者共100例,其中有男性患兒55例,女性患兒45例 |
![]() |
幼兒疫苗接種的副反應
疫苗接種的副反應 1.白喉、破傷風和百日咳(三聯疫苗) 兩者的副反應很相似:注射部位疼痛和腫脹,罕見情況下在注射後24小時會出疹,百日咳疫苗部分會引起一半左右的兒童注射部位發熱、紅腫和觸痛;也可以引起全身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