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泉州市疾控中心接到幾位家長朋友的來電咨詢,說近日在泉州一家報紙上,有看到關於“逢苗就接,極容易導致嬰兒自身免疫系統的發育不完善”的報道後,都不敢輕易讓孩子接種疫苗了。 對此,該中心有關專家表示,疫
服小兒麻痺糖丸是為了預防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痺症),這是一種傳染性疾病,可引起肢體癱瘓,造成終身殘疾。 滿60天後,可口服小兒麻痺糖丸第一丸。 服小兒麻痺糖丸是為了預防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痺症),這是一種傳
因而一切反應都有相互聯系的全身和局部的變化,不過往往從表面上不易覺察。 局部一般反應的臨床表現為: 部分受種者接種疫苗後數小時至24小時內在接種部位發生局部紅腫浸潤,並有輕度腫脹和疼痛。一般紅暈平均直徑
目前在我國應用的疫苗有幾十種到上百種。最常用的有以下十種。 (一)基礎免疫用疫苗 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全球兒童基礎免疫用疫苗包括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疫苗、百白破三聯疫苗和麻疹疫苗。 卡介苗:采用無毒牛型結核
(1)孩子出生2個月內,家長要到孩子戶口所在的鄉鎮衛生院接種門診或村衛生室去辦理接種手續,建立兒童接種卡和預防接種證。到了孩子應該接種的月齡,醫院(或村衛生室)就會按期預約兒童接種。要注意的是,家長須保存好醫
計劃免疫的根本目的是通過提高易感人群的有效接種以控制和最終消滅相應的傳染病。而有效接種率的高低,取決於基層計劃免疫工作人員辛勤扎實的工作;但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流動人口日益增加,流動人口中的兒童無固定
小兒出生後的第1個月稱為新生兒期。1個月至1歲稱為嬰兒期。1歲至3歲稱為幼兒期。不同時期,小兒的抗病能力是不一樣的。新生兒期,小兒的抗病能力是比較強的。這是因為新生兒從母體中獲得了比較多的免疫球蛋白,這些免疫
1、 有些傳染性疾病已經絕跡,因此,兒童無需接種有關疫苗。 由於免疫接種的實施,多數疾病在某一國家或地區的發生率可能降到了非常低的水平。這並非意味著傳染那些疾病的細菌及病毒已經絕跡,獲得對這些疾病的免疫,
小兒出生後的第1個月稱為新生兒期。1個月至1歲稱為嬰兒期。1歲至3歲稱為幼兒期。不同時期,小兒的抗病能力是不一樣的。新生兒期,小兒的抗病能力是比較強的。這是因為新生兒從母體中獲得了比較多的免疫球蛋白,這些免疫
調查發現,在我國計劃免疫接種點上,所用玻璃注射器有相當比例達不到“一人一針一管消毒”要求;近年計劃免疫接種點上越來越多采用的一次性注射器,重復使用現象也不斷出現。從2002年開始,我國政府與全球疫苗免疫聯盟合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及《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規定:“國家實行有計劃的預防接種制度,國家對兒童實行預防接種證制度,即在兒童出生後的一個月內,其監護人應當到兒童居住地承擔預防接種工作的接種單位為其
口服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糖丸)是消滅小兒麻痺症的最有力工具。服用這種疫苗不但十分安全、方便,而且產生的免疫力強且維持時間長,極少有不良反應,因而深受廣大父母的歡迎。 為了達到預期的免疫效果,有效地防止該
孩子的健康對家長來說是最重要的。為了給孩子的增加免疫力,防止傳染病,家長們都及時去防疫站給孩子打防疫針。但應注意,有些情況是不宜打防疫針的,否則事與願違,還會出現嚴重反應。 1、當孩子患有急性疾病時不宜
兒童生性活潑好動,因此外傷發生率相當高,為了預防破傷風的發生,就診時家長常要求注射破傷風抗毒素,即TAT。 TAT是破傷風類毒素免疫馬的血漿經胃酶消化後用鹽析法制得的液體或凍干抗毒素球蛋白制劑,用於治療
脊灰糖丸、麻疹疫苗、卡介苗、白百破是我們所稱的四苗,那麼,使用這四種疫苗,有什麼注意事項呢? 1、脊灰糖丸只供口服,因系活疫苗,只能冷開水沖服,切勿加在熱開水或熱食物內服用。偶爾超劑量多劑次服苗對人體無
目前實施的兒童免疫程序是針對足月兒制定的。那麼,早產兒的免疫接種是否與足月兒有所不同,疫苗對早產兒的免疫效果又如何呢? 早產兒生長發育狀況滯後於足月兒,在免疫系統方面,尤為突出,其T細胞和B細胞(均為免
基礎免疫所獲得的特異性抗體,在體內只能維持一段時間,待身體內抗體濃度降低時,應再接種1-2次,這就是加強免疫。通過再次接種再次刺激機體產生抗體,使抗體維持在足以抵抗病原體的較高水平上。 科學研究表明,當
百日咳是一種兒童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強,典型症狀為陣發性痙攣咳嗽,並帶有吸氣性尾聲或伴有嘔吐。 1906年由Bordet和Gegou確定此病由百日咳桿菌引起的。1932年Kendrick氏制成疫苗,
麻疹是一種常見病,成人大都已得過。人體內有抵抗麻疹病毒的抗體,這種抗體還可以通過孕婦的胎盤傳給胎兒,小兒要到半歲以後,有的要到8個月後,這種抗體才會消失。麻疹疫苗是一種減毒活疫苗,打麻疹預防針的主要目的,是讓
劉主任特別提示說:“6至35個月的孩子需要接種疫苗2次,每次0。25毫升,且中間至少間隔4周的時間。” 據劉主任介紹,如果寶寶是過敏體質,特別是對雞蛋過敏就不能注射流感疫苗。孩子有腹瀉、發熱、感冒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