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該給一歲一個月的孩子打A群流腦疫苗,卻因醫生的疏忽,誤打了一歲半幼兒才可以接種的麻腮風疫苗。事後院方承認是醫生失誤所致,願賠償5000元,但遭到家屬拒絕。
打完疫苗出門發現打錯了
“我媽帶著孩子去打疫苗,出門後才發現打錯了。”4日,家住千陽縣的黃女士說,事情發生在7月10日,雖然已過去20多天,但她仍在擔心孩子的健康問題。
黃女士說,兒子去年5月23日出生。今年7月10日,按疫苗接種卡上的信息,兒子該注射第二針A群流腦疫苗。當天上午,她的母親帶著孩子去千陽縣婦幼保健院接種疫苗。
“我媽說,給孩子打完疫苗後出了門,沒想到再看接種卡上的信息時卻嚇出一身冷汗。”黃女士說,接種記錄顯示,孩子被注射了“麻腮風疫苗”。
黃女士的丈夫杜先生說,得知兒子被打錯了疫苗,他立即趕到醫院,當事醫生查詢後發現,確實給他兒子打錯疫苗了。
觀察期間孩子胸部起紅疹
“打錯疫苗,我們都怕對孩子產生不良影響。”黃女士說,經協商,醫院出具了一份承諾書。
記者在這份蓋有千陽縣婦幼保健院公章的承諾書中看到:杜某某(黃女士兒子)於7月10日上午10時來我院接種疫苗,經登記、核對預約單,該兒童需接種第二針A群流腦疫苗,工作人員履行疫苗告知程序時,誤將A群流腦疫苗開具處方寫為麻腮風疫苗,接種人員按處方接種了麻腮風疫苗。注射麻腮風疫苗後,如杜某某後期出現不適,與該疫苗有因果關系,醫院願承擔全部責任。在承諾書下方還有參與接種人員何某某、李某某、張某和張某某摁下的指紋。
杜先生說,誤接種疫苗當晚,兒子胸部出現大量紅疹。黃女士說,第二天,千陽縣婦幼保健院便派專人陪同家屬,分別前往寶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醫院和西安唐都醫院就醫,診斷結果為病毒疹。“是不是疫苗引起的,醫生也說不准。”杜先生說,兒子身上的紅疹連著起了5天,吃藥後漸漸消失。
醫院承認“工作失誤”涉事醫生被立案調查
“我們要求一個權威的鑒定,提前注射了這個疫苗,到底對孩子健康有沒有影響?”黃女士說。
“這是我們工作人員的‘工作失誤’,屬於‘醫療差錯’,我們也沒有避諱,一直在積極面對。”4日,千陽縣婦幼保健院一負責人說,經調查,當事醫生將給前一個孩子剛剛開過的麻腮風疫苗專用處方“順手”給黃女士的兒子也開了,所以才會出現這樣的錯誤,屬流程上的疏忽。事件發生後,他們一直密切關注孩子的狀況,“疫苗不良反應最多就是半月時間,過去了,孩子就沒啥問題了。”該負責人說,通過觀察,他們確定孩子已經安全。對給家屬帶來的精神痛苦表示歉意,並願作出5000元賠償。
對此,黃女士和家人並不滿意,“有些不良反應都有潛伏期,如果以後兒子出現啥問題,我們該找誰?”
4日,千陽縣衛生局相關負責人說,當事醫生違反了相關工作流程。目前,涉事醫生已被局紀委立案調查。
警惕:注射後注意監控孩子反應
注射疫苗後出現全身皮疹立即就醫
少數孩子接種後可能出現發熱、注射部位紅腫等,但這種屬於暫時現象,通常1~2天內便會自愈。如果孩子出現一些嚴重的反應症狀,如高燒、全身皮疹等症狀,應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就診,並將反應情況告知預防接種單位。
打完麻疹疫苗發高燒需就醫
如果孩子接種後,出現發熱在37.1℃~37.5℃時(腋溫),應加強觀察,適當休息,多飲水,防止繼發其他疾病。當發熱超過37.5℃,或37.5℃以下並伴有其他全身症狀、異常哭鬧等情況,應及時到醫院診治。
孩子預防疫苗接種8個不宜之舉
預防接種是提高孩子免疫力、抵抗疾病的有力措施。但孩子出現下列情況時不宜接種:
1、體溫超過37.5℃的發熱孩子不宜進行預防接種,應查明病因,治愈後再接種。
2、患牛皮癬、皮膚感染、嚴重皮炎、濕疹的孩子不宜接種,須待皮膚病痊愈後方可進行接種。
3、患有心髒病、肝炎、腎炎、活動性結核病的孩子不宜接種。
4、腦或神經系統發育不正常,有腦炎後遺症、癫痫病的孩子不宜接種。
5、重度營養不良,嚴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孩子,不宜接種。
6、過敏體質及患哮喘、荨麻疹的孩子不宜接種。
7、正在腹瀉的孩子,不宜服用小兒麻痺糖丸,必須待病好後兩周,方可服用。
8、腋下或頸部淋巴結腫大的孩子,不宜接種。
![]() |
要如何群治療新生兒顱內出血
新生兒顱內出血是新生兒常見的嚴重疾病,死亡率高,存活者常有神經系統後遺症,主要表現為硬腦膜下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腦室周圍-腦室內出血、腦實質出血、小腦出血及混合性出血。 (一)加強護理 保持安靜,減少搬動 |
![]() |
新生兒肺炎的發病原因
發病原因 新生兒肺炎可分兩類,一是吸入性肺炎,一是感染性肺炎。 1、吸入性肺炎: ①羊水吸入性肺炎,常常是胎兒缺氧引起。 ②胎糞吸入性肺炎,胎兒窒息缺氧,肛門松馳,排出胎糞污染羊水。胎兒吸入污染的羊水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