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兔子急了也咬人。今年是兔年,寵物兔成了市場上的新寵。據武漢市疾控中心統計,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因被兔子咬傷前來接種狂犬病疫苗的人數就相當於以往全年的總和,其中絕大多數是學齡前兒童(最小的患者不到1歲)。
被兔咬傷不需要接種疫苗
2004年《WHO狂犬病專家磋商會首篇報告》中關於狂犬病暴露後預防指南明確指出:“暴露於兔和野兔後很少需要專門的抗狂犬病暴露後預防。”也就是說,被兔咬傷後通常不需要接種狂犬病疫苗。
據筆者多年收集的資料和研究,認為WHO的上述觀點也適用於中國。兔傳播狂犬病的風險很小,特別是在非疫區被兔咬傷,患狂犬病的可能性極小。事實上,迄今全世界(包括中國)尚無一例有確切證據因被兔咬傷而引發人患狂犬病的病例報告。
兔對狂犬病病毒高度敏感。世界上最早的狂犬病疫苗就是用人工感染兔的腦組織制成的。國外對北美洲和歐洲狂犬病流行地區成千上萬的野生動物(包括兔類)持續多年的監測表明,極少發生兔感染狂犬病病毒的現象。在美洲偶然從極少數兔中可檢測到狂犬病病毒,隨後的基因鑒定證明其來源是浣熊,說明兔不是狂犬病病毒的宿主。
兔不易傳播狂犬病
傳播狂犬病的自然宿主主要是野生食肉動物(也包括家犬和貓)。當兔被患狂犬病的大型食肉動物攻擊時,通常會被吃掉,能受傷又存活下來並發病的可能性很小。兔群之間沒有肉食動物那樣撕咬打斗的習慣,因此不會經唾液傳播狂犬病。
兔在人工實驗中感染狂犬病病毒後,通常發展成麻痺型狂犬病。受感染的兔通常在3~4天死亡。兔的麻痺型狂犬病主要表現為頭部震顫、後肢動作不協調、逐漸癱瘓等,它的攻擊性反而降低,所以不易將狂犬病傳播給人。
正確養兔小貼士
兔應盡量在室內飼養。如在戶外飼養,則應使籠子與地面有一定的距離。兔籠底部不要采用金屬絲網。兔在戶外活動時應隨時處於飼養者的監護之中,確保不與可疑動物接觸。
![]() |
佝偻病的典型病例
吳 |
![]() |
從小就要開始培養寶寶的耐性
方法1:溝通的技巧 如果父母在路上碰到熟人需要交談幾句,此時孩子想要得到關注,可以事先訓練他與父母的默契。譬如讓孩子把手放到父母的手上,父母握住他的手,以此告訴他:我知道你的要求,我會盡快滿足你。這種方式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