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口瘡是新生兒時期經常見到的疾病,尤其是出生一周以後的早產兒。俗稱“白口糊”,中醫叫“雪口症”。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是屬於真菌的一種,也稱霉菌。一般認為是由於新生兒免疫機能低下,如虛弱,營養不良,腹瀉,或因感染而長期應用各種抗生素或激素如強的松等所造成的。
有了鵝口瘡的寶寶常表現為寶寶嘴巴裡有很多像奶斑一樣的東西粘在口腔壁上,與新生兒吃奶留下的奶很難區別。如果用棉簽能擦掉則為奶斑,擦不掉則為鵝口瘡了。到醫院裡請醫生把這些白色的物質取下來做真菌直接塗片檢查,還可以看到菌絲和成群芽孢呢。如果不及時治療,斑點狀霉菌會越長越多,可融合成片或連在一起,且厚度增加。不嚴重時新生兒無特殊不適,隨著病情加重,新生兒可表現出煩躁不安,進食減少,且因進食時疼痛而拒食。嚴重的可擴散到咽喉,引起吞咽困難;若擴散到氣管可引起霉菌性腸炎和霉菌性肺炎,甚至全身性念珠菌感染。
鵝口瘡的按摩治療法
1、常用手法
(1)清天河水300次,退六腑300次。
(2)清肝經300次,清心經300次,揉小天心50次。
(3)患兒俯臥,家長以手掌蘸少許麻油,沿脊柱兩側以小魚際著力上下推擦背、腰部,以熱為度。
(4)清胃經50次,揉板門50次,然後,從橫紋推向板門20次。
(5)按揉大椎穴1分鐘。
2、隨證加減
(1)心脾郁熱型:口腔粘膜布滿白屑,白屑周圍紅暈較甚,伴心煩口渴,面赤,口臭,大便干結,小便短赤,舌尖紅,苔黃。常用手法加
①清脾經200次,清心經加至500次。
②推下七節骨300次。
③按揉心俞、脾俞各1分鐘。
(2)脾虛濕盛型:口腔粘膜布滿白屑,周圍紅暈色淡,伴面色白,身體瘦弱,四肢欠溫,口唇色淡,大便溏薄,小便清長,舌質淡,苔白膩。常用手法加
①摩中脘5分鐘。
②補脾經300次,揉板門加至100次。
③按揉脾俞、胃俞穴各1分鐘。
④按揉足三裡穴1分鐘。
![]() |
b型流感嗜血桿菌結合疫苗接種知識
Hib主要通過空氣飛沫或接觸已受感染病人的分泌物傳染,Hib感染通常在鼻和喉部開始,繼而播散至其他部位及引起疾病,這些部位包括:皮膚、骨骼、血液、脊柱及大腦、肺、心髒、關節。Hib引起的疾病主要襲擊小於5歲的兒 |
![]() |
給寶寶刷牙應避開五大誤區
幼兒齲齒目前是口腔疾病中最為常見的病,而且發病率逐年上升。父母們除了要告訴寶寶講衛生,愛清潔,早晚刷牙,飯後漱口,少吃甜食等口腔保健知識外,還要注意別讓自己和寶寶走入齲齒預防誤區。 誤區一、寶寶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