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為父母,對於寶寶的衣食住行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特別擔心因為不知深淺而影響了寶寶的健康發育。雖然說有的新父母有長輩在一旁協助育兒,但是又擔心老方法不夠科學,特別是在“喂養”這件大事情上,問題與矛盾糾結得特別厲害。
在“喂養”問題上,家長關心的點雖著孩子的長大而變化。比如,嬰兒時期擔心輔食的喂養不科學;幼兒之後開始擔心偏食毛病;兒童期後又擔心發育緩慢……面對這些擔憂,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營養科麥海妍醫生進行了詳細的解說,也給出了系列操作性極強的建議,相信有助於新手父母更科學更愉快地育兒!
輔食添加原則“從少到多,從軟到硬”
根據嬰兒生長發育的需要,在4—6月齡後,嬰兒應該逐步開始添加輔助食品,以補充體內營養需要,並使嬰兒逐漸適應奶類以外的食物。
一、保證奶量
“輔食”,顧名思義,指的是輔助性食品,並不是主要食物。在4—6月齡的嬰兒,期營養的主要來源還是奶類,因此,不管是母乳喂養還是人工喂養的嬰兒,必須保證每天600—800ml的奶量。
二、添加順序
谷類食物(如嬰兒營養米粉)——蔬菜汁(泥)和水果汁(泥)——動物性食物(建議動物性食物添加順序為:蛋黃泥——魚泥——全蛋——肉末)。
三、添加原則
每次添加一種新食物,由少到多,由稀到稠。4——6月齡時添加泥糊狀食物;7——9月齡時過渡到可咀嚼的軟固體食物;10——12月齡時轉為以進食固體食物為主的膳食。
不同月齡添加的食物順序
第一階段:4——6個月
米粉(米糊)、爛粥等
蛋黃、無刺魚泥、動物血、肝泥、大豆蛋白粉、豆腐花、嫩豆腐、嬰兒奶粉或全脂牛奶等高蛋白食物
菜汁(先)、果汁(後)、葉菜泥、水果泥
魚肝油丸
第二階段:7——9個月
稀粥、爛飯、餅干、面包、饅頭等
全蛋、無刺魚、動物血、肝泥、黃豆制品、較大嬰兒奶粉或全脂牛奶等高蛋白食物
蔬菜泥、水果泥
魚肝油
第三階段:10——12個月
稠粥、爛飯、餅干、面條、面包、饅頭等
全蛋、無刺魚、動物血、肝、黃豆制品、碎肉末、較大嬰兒奶粉或全脂牛奶
碎菜、薄水果片
魚肝油丸
溫馨提示:從嬰兒4個月時開始添加輔食,一直添加至1歲,在這個過程中,純牛奶應該保持飲用,因為其營養價值很高,100克的牛奶裡含鈣100毫克。值得一提的是,奶類從主食慢慢地變成了輔食。
喂養方式不用,補維生素D的量一樣嗎?膳食結構能改變兒童營養不良?>>
![]() |
專家提醒:有些輔食不宜混搭
市面上有很多種輔食產品根據寶寶的咀嚼和消化能力配制,為媽媽們提供了一個方便快捷的選擇。媽媽們在給寶寶喂輔食的時候要特別留心輔食的搭配問題,避免破壞寶寶的營養吸收。 豬肝泥and番茄泥 豬肝富含銅、鐵等礦物質 |
![]() |
寶寶防過敏 請跟著年齡走
2歲前:幾乎都是食物過敏 濕疹是小寶寶最容易遭遇的問題,不過許多爸爸媽媽不知道,這也是寶寶最早開始遭遇過敏問題。而一個濕疹情況嚴重的寶寶,以後也更容易患上其他過敏性疾病。 “2歲以前的小寶寶過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