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鹽為主,食鹽可謂調味品中的老大。在現代膳食中,兒童鈉鹽攝入量逐漸增加,其中既有家庭一日三餐的鹽超量,也有零食中含鈉鹽增多。無論是健康兒童,還是病兒,均不宜攝入過多的鹽,飲食應該以清淡為主。太鹹易引發呼吸道感染。
鹽多危害大
據調查統計,兒童患上高血壓的越來越多,而這些兒童在嬰兒時期絕大多數經常吃過鹹的食物。過鹹食物導致血壓增高,引起水腫。另外,小兒吃鹽過多還是導致上呼吸道感染的誘因。
首先,高鹽飲食使得口腔唾液分泌減少,更利於各種細菌和病毒在上呼吸道的存在;其次,高鹽飲食後由於鹽的滲透作用,可殺死上呼吸道的正常寄生菌群,造成菌群失調,導致發病;第三,高鹽飲食可能抑制黏膜上皮細胞的繁殖,使其喪失抗病能力。這些因素都會使上呼吸道黏膜抵抗疾病侵襲的作用減弱,導致感染上呼吸道疾病。
鹽多影響鋅吸收
兒童的口味是跟隨家長的,若父母飲食習慣偏鹹,小孩也會愛吃鹹的食物。吃得過鹹,直接影響兒童體內對鋅的吸收,導致孩子缺鋅。
但是許多人有喜歡吃梅菜、鹹魚和臘肉等習慣,這些食物含鈉量普遍高,小兒應該盡量避免。除此之外,豆瓣醬、辣醬、搾菜、酸泡菜、醬黃瓜、黃醬(大醬)、腐乳、鹹鴨蛋、罐頭、臘腸、豬肉松、油條和方便面等也應該盡量避免。
兒童飲食“四少一多”
兒童飲食以清淡為主。味精、醬油、蝦米等含鈉極高,但由於風味和營養,小兒可限量進食。父母給小兒的膳食調味品,應做到“四少一多”的原則,即少糖、少鹽、少醬油、少味精、多醋。同時,還應該盡量避免上述提及的鹹、腌食品、罐頭和含鈉高的加工食品。
營養學家建議,1至6歲的幼童每天食鹽不應超過2克,1周歲以前以每日不超過1克為宜,3個月後的嬰兒可適當吃些鹹食。對患有心髒病、腎炎和呼吸道感染的兒童,更應嚴格控制飲食中的鹽攝入量。
建議用“餐時加鹽”的方法控制食鹽量,既可以照顧到口味,又可以減少用鹽。“餐時加鹽”,即烹調時,或起鍋時,少加鹽或不加鹽,而在餐桌上放一瓶鹽,等菜肴烹調好端到餐桌時再放鹽。因為就餐時放的鹽主要附著於食物和菜肴表面,來不及滲入內部,而人的口感主要來自菜肴表面,故吃起來鹹味已夠。這樣既控制了鹽量,又可避免碘在高溫烹饪中的損失。
![]() |
小兒腹痛如何對症尋因
小兒腹痛如何對症尋 |
![]() |
甘肅矮小症患兒治療率不足1%
據介紹,目前,臨床上一般用標准差法來診斷矮小症,即兒童身高低於同年齡、同性別、同地區、同種族正常兒童身高標准的兩個標准差,就可診斷為矮小症。生活中,如果孩子長期低於同齡人半個頭、每年長高不到5厘米,則可懷疑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