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溫度高,人體燥熱有余,無論大人還是兒童應根據夏季的氣候特點遵循一些飲食原則,調整飲食。
飲食原則
夏季天氣炎熱,應謹遵下面的飲食守則:
一是勿忘補鉀。人在暑天出汗多,隨汗液流失的鉀離子也比較多,易造成人體低血鉀現象,防止缺鉀最有效的方法是多吃含鉀食物。
二是最宜清補。應選擇鴨肉、蝦、鲫魚、瘦肉、香菇、銀耳、薏米等清淡、具有滋陰功效的食品。
三是注意補充鹽分和維生素。夏日應多吃黃瓜、番茄、西瓜、豆類及其制品、動物肝髒、蝦皮等,亦可飲用一些水果汁。
四是不可過食冷飲和飲料。
四類推薦食物
在以上飲食原則下,夏季要多吃如下食物:
酸味食物
夏季出汗多而最易丟失津液,所以適當吃些酸味食物,如番茄、檸檬、草莓、烏梅、葡萄、山楂、菠蘿、芒果、猕猴桃等可預防流汗過多而耗氣傷陰,又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若在菜肴中加點醋,醋酸還可殺菌消毒,防止胃腸道疾病發生。
苦味食物
俗話說:天熱食“苦”勝似進補。苦味食物中含有氨基酸、維生素、生物鹼、甙類、微量元素等,具有解熱洩火功能,常見的“苦”味食物有苦瓜、蒲公英、茶葉等。
富鉀食物
天熱補鉀,最有效的方法是多吃含鉀食物,如香蕉、草莓、桃子、菠菜、馬鈴薯、大蔥、芹菜、毛豆等。
順氣食物
夏天天氣炎熱,往往造成人們身心疲憊煩悶,選食一些順氣又可口的食物尤為重要。例如蘿卜、藕、茴香、山楂等。
食物之最
最佳肉食——鴨肉
鴨屬水禽,性寒涼,從中醫“熱者寒之”的治病原則看,特別適合體內有熱、易上火的人食用。鴨肉和竹筍炖食,可治痔瘡出血;鴨肉同海帶炖食,能降低血壓,防治動脈硬化、高血壓、心髒病;鴨肉與火腿、海參共炖,炖出的鴨汁善補五髒之陰;鴨肉同糯米煮粥,有養胃、補血、生津之功效。
最佳開胃食品——姜
“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藥方”。夏日,人體受暑熱侵襲而出汗過多,消化液分泌減少,生姜中的姜辣素能刺激小腸,使腸黏膜的吸收功能增強,從而起到開胃健脾、促進消化、增進食欲的作用。
最佳飲料——熱茶
炎炎夏日,首選的飲料應是極普通的熱茶。專家試驗表明,熱茶的降溫能力大大超過冷飲制品,是消暑飲品中的佼佼者。茶葉中富含鉀元素(每100克茶水中鉀的平均含量分別為綠茶10。7毫克,紅茶24。1毫克),既解渴又解乏。
最佳營養素——維生素E
維生素可以讓你平安度夏,最佳選擇非維生素E莫屬。麥芽、麸皮面包、核桃泥、奶制品等食物中含維生素E量較多,夏天可多進食些這類食物。科學家強調,人在夏天會遇到三大危險:強烈的日照、臭氧層破壞導致的紫外線輻射與疲勞,而維生素E可以將這三大危險降到最低程度。必要時,可酌量服用維生素E的藥丸,每天15~60毫克就足夠。
![]() |
春夏之交 謹防小兒呼吸道感染
春夏交替時節,天氣漸暖,但氣溫波動頻繁,早晚溫差大,小兒呼吸道感染疾病高發。來自長沙市婦幼保健院兒科接診數據顯示,近期因呼吸道感染就診的患兒明顯增加。該院兒科主任、主任醫師陳鐵強昨日提醒廣大兒童家長:小兒呼吸道 |
![]() |
淮山粥可調治小兒膿疱瘡
淮山,具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等多種功效。可以降血脂、調理腸胃,可減少皮下脂肪堆積;能防止結締組織的萎縮,預防類風濕關節炎等膠原病的發生。淮山含有可溶性纖維,幫能助消化、降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的福音。 淮山扁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