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療法]
一、中成藥劑
1.玉屏風口服液每服5-10n,L,1日3次。用於肺脾氣虛證。
2.龍牡壯骨沖劑每服1/2—1包,1日3次。用於肺脾氣虛及脾虛肝旺證。
3.六味地黃丸每服2-4g,1日3次。用於腎精虧損證。
二、單方驗方
1.紫河車1具,煅牡蛎、黃芪各30g,蜈蚣10條,青鹽10g。焙干研為細粉,分100小包。每次1包,溫開水沖服,每日2次,連服1個月。
2.黃芪、菟絲子、蒼術、麥芽各10g,牡蛎30so1掃1劑,水煎服。用於肺脾氣虛證。
3.龜板、鱉甲、雞內金、鹿角、烏賊骨各等分,研為細末。每服1g,1日2次。用於腎精虧損證。
[預防護理]
一、預防
1.加強戶外活動,多曬太陽,增強小兒體質。並積極防治慢性病。
2.提倡母乳喂養,及時增添輔食。多食含維生素D及鈣磷較豐富的食物。
3.每天服維生素D400TU預防。
二、護理
1.患兒不要久坐、久站,防止發生骨骼變形。不系褲帶,穿背帶褲,防止肋骨外翻。
2.幫助患兒作俯臥抬頭動作,每天2-3次,防止雞胸形成。
3.直接照射陽光,同時注意防止受涼。
[文獻摘要]
《諸病源候論·小兒雜病諸候》:“小兒有血氣未實者,膚腠則疏,若厚衣溫臥,腑髒生熱,蒸發腠理,津液洩越,故令頭身喜汗也。……齒是骨之所終,而為髓之所養也,小兒有禀氣不足者,髓即不能充於齒骨,故齒久不生。……足少陰為腎之經,其血氣華於發。若血氣不足,則不能潤悅於發,故發黃也。”
《小兒藥證直訣·龜胸龜背》:“肺熱脹滿,攻於胸膈,即成龜胸,又乳母多五辛亦成。兒生下客風人脊,逐於骨髓,即成龜背。”
《醫宗金鑒·幼科雜病心法要訣》:“兒五遲之證,多因父母氣血虛弱,先天有虧,致兒生下筋骨軟弱,行步艱難,齒不速長,坐不能穩,要皆腎氣不足之故。”
[現代研究]
胡淑德,閻田玉,凌曉明。佝偻病患兒中西藥治療對血清25—(OH)03水平的對照觀察.中醫雜志193;34(5):295
對佝偻病患兒中西藥治療前後血清25—(0H)D3水平進行對照觀察,中藥以益兒Ⅲ號(黃芪12g,黨參9S,黃精10g,公丁香0.5g)治療,西藥采用口服鈣劑及肌注維生素D3治療。結果:中藥組19例中,治療1個月痊愈8例,2個月治愈7例,3個月治愈4例;西藥組19例中,治療1個月痊愈10例,2個月治愈6例,3個月治愈3例,兩組臨床療效基本一致。兩組治療前25—(OH)D)均降低,治療後25—(佃)D)均明顯升高(P<0.01),但西藥組升高幅度明顯高於中藥組。
張國恩,趙之璋,許慶友,等.中醫藥治療小兒佝偻病臨床研究.河北中醫1993;15(1):21用健骨沖劑(黃芪、茯苓、枸杞子、丁香、牡蛎、雞內金等)治療60例,2個療程(8周)後,治愈28例,好轉30例,無效2例。認為中藥治療本病既要健脾益氣,振奮腎氣,恢復調整機體的自身功能,又應將藥物中所含的鈣及其他微量元素補充於人體,增強體質。
![]() |
寶寶養胃掌握八個秘訣
一、吃要守時 早餐不吃,無意間的饑一頓、飽一頓,會慢慢侵蝕胃的健康。胃是一個嚴格遵守“時間表”的器官,胃液的分泌在一天中存在生理性的高峰和低谷,以便於及時消化食物。胃酸和胃蛋白酶如果沒 |
![]() |
多動症兒不一定都要多動
多動症患兒會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