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對膳食結構與慢性病的研究不斷深入,許多國家都認識到調整膳食結構對預防慢性病有作用。
穩定糧食:從現代營養學觀點來看,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膳食可以避免歐美等發達國家"三高一低"(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質、低纖維)的缺陷,對預防心、腦血管病和惡性腫瘤有益。所以,在膳食中,糧食的消費量不能再下降了。
保證蔬菜:蔬菜是維生素C、胡蘿卜素及多種礦物質的重要來源,而這些維生素和礦物質在體內又有多種功能,特別是近年來人們對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的抗氧化作用格外關注,一般認為多吃富含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的新鮮蔬菜和水果,對預防心血管病好處。
增加奶類:奶類是優質蛋白質和鈣和重要來源特別是奶類的鈣不僅含量高,而且吸收、利用率也高,對促進兒童和青少年的生長發育,防止中老年的骨質疏松有特殊的重要意義。
調整肉類:即調整肉食結構,中國人絕大多數以豬肉為主。而豬肉與禽肉相比,蛋白質會計師較少,脂肪含量較高,飼料成本也相差甚遠。因此,調整以豬肉為主的肉食結構,在營養上、貫注上都有重要意義。
根據上述膳食結構"調整方針",參照國內外膳食掼提出調整膳食結構"4+1金字塔方案""4+1"指每日膳食應以"糧、豆類"、"蔬菜、水果"、"奶及奶制品"、"肉、魚、蛋"四類食物作為支柱,適當增加一類"油、鹽、糖"。四類食物按人均計,每日糧豆類食物攝入量為400~500g,,其中大豆(黃豆)約40克;蔬菜、水果攝入量300~400g,其中水果約50克;奶及奶制品攝入量為200~300g;肉、魚、蛋攝入量為100~200g,按重量堆砌恰似金字塔,塔尖為少量油、糖、鹽。"方案"既可保持我國膳食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動物性食物為輔的基本特點,又能提高膳食質量特別是蛋白質和鈣的數量和質量,還能防止"三高一低"膳食的缺陷。
![]() |
孩子感冒後肚子疼咋回事
河南讀者杜女士問:我兒子今年3歲半,最近感冒了,扁桃體腫大,孩子說肚子疼,就帶他做了B超,超聲顯示:腹部掃查腸間隙可見多發淋巴結回聲,邊界清,形態規整,皮質回聲減低,較大的為12×5毫米,內可見點狀 |
![]() |
小孩子鞏膜發藍的原因
一位母親怎麼也不讓4歲的兒子看電視。原因是,兒子體質原本不好,又經常看電視,看得來眼睛都發藍了。結果,孩子又哭又鬧,甚至把以住挑食偏食的進餐變為拒絕進餐,以示抗議——而他的眼睛更加發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