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誤區
節日期間,最累的莫過於胃腸道。因此,有人提出節後飲食要"素",實際上"素"的做法對胃腸道同樣不利,不僅難以達到"休整"的目的,甚至還會"雪上加霜"。
誤區一:節後應大量進食燕麥、玉米、芹菜、韭菜等,以平衡節日期間過多攝入的油脂。
糾正:如果春節期間因大量進食油膩食物導致胃腸不適,那麼,節後大量進食燕麥、玉米、芹菜、韭菜等,則會進一步加重胃腸不適。因為這些食物富含膳食纖維,並且含有相當數量的不可溶性粗纖維,一方面會延緩胃排空,導致腹脹、早飽、消化不良、食欲降低等症狀,甚至還可能影響下一餐的進食。另一方面,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阻礙部分微量元素,特別是鈣、鐵、鋅等元素的吸收。
誤區二:節後飲食"以素為主"。
糾正:"以素為主"的膳食會造成新一輪營養失衡,特別是動物食品裡富含的B族維生素、部分微量元素、優質蛋白、必需氨基酸等攝入不足。
安全清腸
過節,煎、炸、烤、涮肯定沒少吃,或許早已是上火、起痘了,清清腸還是有必要的。
早餐前喝咖啡。在早餐前30分鐘喝一杯咖啡,可以有效控制食欲,讓你只吃以往食量的75%就感覺到飽了,並且還能將脂肪燃燒的速度加快5%。這要歸功於咖啡中的一種產熱物質黃嘌呤,它還可以為你的身體提供足夠的熱量。
早餐時補充鈣質。每天攝入600毫克劑量的鈣質(早餐和午餐各300毫克),可以幫助你的身體加快脂肪的消耗。
上衛生間之前喝一杯酸梅汁。酸梅中富含花青素,這種物質可以幫助身體有效地排出脂肪和毒素。喝一杯酸梅汁,你身體的"清潔"程序就能大大加速,肝髒也就能將你體內那些可能引起肥胖的物質迅速而徹底地排出體外。
中午吃發酵食物
研究人員發現,吃發酵的食物,如饅頭、三明治等更不容易感到饑餓,比吃普通食物至少多堅持1小時以上。這是因為食物在發酵過程中,澱粉和糖類被分解成了不易消化的成分,消化系統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消化它,你也就不易感到饑餓了。
下午來一勺蜂蜜
蜂蜜能夠在服用後的20分鐘之內將你的血糖調整到正常的水平,並能將這種正常狀態穩定地保持兩個小時,能安撫你的情緒,讓你保持心情愉快。
此外,利用長假外出旅游、探親的人,累得不輕吧。營養專家指出,合理飲食對消除疲勞非常重要。人在疲勞時,應適當多吃一些鹼性食物,如海帶、紫菜、豆制品、乳類以及各種新鮮蔬菜、水果等。這些食物經過人體消化吸收後,可以迅速使血液酸度降低,使其保持在正常的弱鹼性狀態,以利疲勞消除。另外,也可喝些熱茶來幫助緩解機體的疲勞感。茶中含有咖啡鹼、茶鹼、可可鹼、黃嘌呤等生物鹼物質,是一種優良的鹼性飲料。
總之,我們應讓節日期間"過剩"的營養"軟著陸",特別要做到食物的多樣化和均衡。
![]() |
別讓電視“綁架”了寶寶
很多孩子在嬰幼兒期間就和電視結下了不解之緣,和媽媽一起看電視劇,和奶奶一起看新聞,和爸爸一起看體育節目……慢慢地養成了看電視的習慣,有些孩子甚至成了電視迷,這就讓家長們有些頭疼了。該 |
![]() |
輸液能夠縮短小兒感冒過程?
遇到孩子得病,特別是感冒、發燒後,很多家長期望通過靜脈輸液能夠早些治愈孩子的疾病。那麼靜脈輸液真的能縮短感冒、發燒的過程嗎?靜脈輸液到底能夠解決怎樣的問題? 例1:9個月的孩子出現了不明原因的高熱,體溫高達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