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消化科 >> 更多消化系統疾病 >> 如何糾正小孩節後厭食症

如何糾正小孩節後厭食症

  小兒患厭食症症狀不僅反映消化道的功能性或器質性疾病,且常出現在其他系統的疾病時,尤其多見於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或精神障礙及多種感染性疾病時。因此必須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對其原發疾病進行正確的診斷和治療。

  小兒患厭食症的9大原因

  1、大多數的厭食症與不良的飲食習慣有關。零食過多、餐前飲用大量飲料、進食時注意力不集中(如邊聽故事、邊看電視邊吃飯)等等不良的習慣,可以擾亂或抑制胃酸及消化酶的分泌,從而使患兒食欲減退。

  2、家長長期強迫進食的惡果。這些家長他們常常過分擔心小兒營養不足,體重增長不快,進食量過小等,強迫小兒進食。大大影響了小兒的情緒,產生了進食等於受罪的錯覺,並逐漸形成了條件反射性拒食,最終發展成厭食。

  3、胃腸道疾病:如消化性潰瘍;急慢性肝炎;慢性腸炎、各種原因的腹瀉及慢性便秘等都是常見的原因。

  4、消化道變態反應及服用易引起惡心、嘔吐的藥物,如紅霉素、氯霉素、磺胺類藥物以及氨茶鹼等也可導致厭食。

  5、全身性疾病如結核病、膠原病、貧血及一些慢性感染等。

  6、其他如肝功能不全、高血壓、酸中毒、尿毒症、心功能不全以及消化道淤血。

  7、維生素A或維生素D中毒等。

  8、情緒變化引起的厭食;進食采取不適當的溺愛態度,反而引起小兒神經性厭食。

  9、缺鋅也可導致厭食。若厭食的小兒找不到其它可以解釋的原因時,可做血鋅或發鋅的濃度測定。

  非疾病因素引起的厭食症如何糾正?

  據調查,1-7歲患小兒厭食症的兒童中,僅有17%的兒童是因為疾病造成的,而83%的患兒都是因為食物結構不合理、飲食習慣不良所致。

  糾正非疾病因素引起的厭食症應從下列7個方面著手:

  1、定時進餐,適當控制零食。就是按頓吃飯。小兒正餐包括早餐、中餐、午後點心和晚餐,三餐一點形成規律,消化系統才能有勞有逸地工作。絕對不讓孩子吃零食是不現實的,關鍵是零食吃得不能過多,不能排擠正餐,更不能代替正餐。

  2、節制冷飲和甜食。冷飲和甜食孩子都愛吃,但這兩類食品均影響食欲。中醫認為冷飲損傷脾胃,西醫認為會降低消化道功能,影響消化液的分泌。甜食吃得過多也會礙胃。這兩類食品飽腹作用強,影響吃正餐,所以要有節制。

  3、飲食合理搭配。小兒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要靠從食物中攝取,但對這些營養素的需要並不是等量的,所以父母應了解這方面的知識,注意各營養素間的比例,以求均衡飲食。每天不僅吃肉、乳、蛋、豆,還要吃五谷雜糧、蔬菜、水果。每餐要求葷素、粗細、干稀搭配。此外,有些水果過量食入會產生副作用。橘子吃多了上火,梨吃多了損傷脾胃,柿子吃多了便秘。

  4、講究烹調方法。經過烹調,食物的結構變了,變得易於消化吸收。但烹制食物,一定要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如斷奶後,孩子消化能力還比較弱,所以就要求飯菜做得細、軟、爛;隨著年齡的增長,咀嚼能力增強了,飯菜加工逐漸趨向於粗、整。

  5、防止挑食和偏食。挑食和偏食影響小兒從多種食物中攝取機體所需要的營養,對身體十分不利。首先父母不要把自己的偏嗜帶給孩子,不要當著孩子說自己不喜歡吃什麼,也不要強迫孩子吃當時不愛吃的飯菜。其次孩子喜歡吃的飯菜要適當地限制,防止過食損傷脾胃。還有要經常變換飯菜花樣,使孩子有新鮮感,提高他們的食欲。

  6、保證充足睡眠,適量活動,定時排便。合理的生活制度能誘發、調動、保護和促進食欲。

  7、改善進餐環境。如進餐時,大人過多地說笑,聽廣播,看電視,小兒吃飯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進餐的興趣隨之消失,進餐的動作也就停止了。所以應該排除各種干擾,讓孩子專心吃飯。小兒進食父母不能過多干涉,更不能強迫孩子進食。在餐桌上要力求為孩子創造一個安詳、和睦的家庭氣氛。另外,盡量讓孩子與大人共餐,這樣可以提高小兒進餐的積極性。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新生兒溶血病怎麼預防?

新生兒溶血病(hemolyticdiseaseofnewborn)是指因母、嬰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患新生兒溶血症的寶寶會出現各種症狀,主要表現為黃疸、肝脾腫大、貧血等。症狀輕的進展緩慢,全身狀況影響

有7種藥物兒童服用最危險

兒童群體抵抗力很薄弱,很容易招惹疾病,那兒童用藥該注意什麼呢?兒童服哪些藥最危險?  1、對神經系統有損害的藥:  氨基糖甙類、抗結核藥、氨茶鹼等。用藥期間注意孩子聽力、皮膚、動作協調等,發現異常立即停藥。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