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知識 >> 營養食療 >> 孩子患結石竟因補維D過多

孩子患結石竟因補維D過多

  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很多家長總是擔心寶寶營養不足,耽誤了他的成長,於是,補鈣似乎成為了一種時尚。專家表示,如果體內維生素D過多,導致鈣在體內沉積,不僅容易導致腎結石,還可能引發其他髒器的一些疾病。因此,家長們給嬰兒補鈣和維生素D一定要多加小心,鈣多了少了都不好。

  患上結石 擔心補鈣過多

  “我的孩子前一段時間每次尿尿都哭鬧,而且還有血尿,嚇得我趕緊帶他上醫院,沒想到竟患上了腎結石。”丹丹媽無奈地說,“孩子這麼小,怎麼會患上這個病呢?”

  在醫院裡,丹丹看起來特別沒有精神,而且動不動就哭鬧。“丹丹的血鈣很高,聽說補鈣過多也會患上結石,我平時也總給她補鈣和維生素D,是不是補多了?”丹丹媽說。

  如今,嬰兒結石病讓很多年輕父母頭疼不已,為啥小小的年紀竟然會患上結石病呢?

  有不少人認為,其中一個原因是孩子補鈣過多。

  補維D過多

  很多疾病找上寶寶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發育兒科副主任趙亞茹表示,一般來說,鈣是水溶性東西,會隨著尿液排出,孩子很少會超量,但是如果體內維生素D過多了,會導致鈣在體內沉積,可能產生很多症狀。

  在兒科門診,不少嬰兒出現了厭食和便秘,很多都與維生素D和鈣過量有關系,維生素D並不是單純的營養品,過量服用後,長期積聚在兒童體內,會導致維生素D中毒,輕者引起食欲下降、惡心和消瘦等症狀,嚴重者會導致顱內高壓等中毒症狀,患血鈣和尿鈣的概率也可能增高,腎、腦、心和肺等髒器也有可能異常鈣化。

  “由於維生素D是調節體內平衡,所以過量之後表現為血鈣不足,很多患者以為是補鈣過多了,實際上是維生素D過多了。”趙亞茹說。

  每天曬兩小時

  補充維生素D

  很多家長認為,如果不給孩子補鈣,孩子要缺鈣怎麼辦,興許還會患上佝偻病,可是補多了,也會引起身體不適,到底該咋補鈣和維生素D呢?

  其實,孩子缺乏維生素D和鈣,會有很多表現,例如睡眠不實、多汗哭鬧、頭發稀少、牙齒稀少等症狀。

  趙亞茹表示,如果說孩子有以上表現,家長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補充維生素D藥物,促進鈣的吸收,如果不夠用的情況下,再補充鈣。

  如果孩子沒有缺鈣的表現,家長只是想預防的話,可以只補充維生素D,而且維生素D最好是從日光中轉化,每天可以讓孩子在外面曬太陽兩個小時,特別是夏季可以暴露四肢,就可以補充充足的維生素D了。

  趙亞茹表示,主張媽媽哺乳期間進行補鈣。乳母要增加奶類等含鈣豐富的食物攝入,必要的情況下在醫生的指導下補充鈣制劑。

  誤區一 鈣和牛奶、食物混在一起

  趙亞茹表示,鈣和牛奶、食物混在一起會影響鈣的吸收,千萬不能將鈣和這些一起食用。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在喂奶後1~2小時,胃內食物大部分被排空後再給孩子喂鈣片。

  誤區二 孩子必須得特意補鈣

  很多家長認為補鈣可以促進孩子生長發育和骨骼成長,從小就開始特意地補充維D和鈣。其實,對於正常的孩子來說,家長沒有必要特意補鈣,如果孩子一直發育正常,營養吸收正常,不用特意補鈣。

  誤區三 補鈣就是補充藥物鈣

  還有的家長認為補鈣就是補充鈣片、液體鈣等。其實,食物補鈣比藥物補鈣更安全。母乳、配方奶應是嬰兒首選的補鈣食物。年齡較大一些的寶寶,除奶制品外,還可給予豆制品、蝦皮、魚肉等食物來補充。

  寶寶需要多少鈣呢?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推薦,0~6月嬰兒每天所需要鈣質大約為每日300毫克,6月~1歲寶寶每日400毫克左右,而對於1歲~3歲階段,則建議每日鈣攝取量為600毫克。

  檢查血鈣不低就不缺鈣嗎?

  血裡面鈣的含量是恆定的,當血鈣降低下來的時候,骨頭裡面的鈣可以轉移到血液裡面。要知道身體裡面的鈣99%以上都是在骨頭裡面,血液裡面還不到1%。所以,單獨查血鈣,不能很好反應人體裡面鈣的狀況。對於兒童檢測鈣,用得比較多的方式是查骨強度,骨密度可以用X線做檢查。

  相關閱讀:孩子一出生就該補維生素D

  補維生素越多越好?寶寶營養的十五個誤區

  給寶寶適當補充維生素

  寶寶補鈣大學問巧服維生素D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如何判斷寶寶有沒有吃飽

寶寶吃飽了的現象:  1.在吃母乳時,寶寶會了出有節律的吸吮聲和吞咽的聲音。  2.每天吃8至12次母乳,每次吃完,媽媽至少有一側的乳房已排空。  3.在寶寶出生的前二天排尿1到2次,在出生後的第三天以後,每天

3歲決定孩子一生,是有科學依據的!

3歲看老的科學依據  科學研究顯示,3歲之前是一個人大腦發育的重要時期。一個人出生時腦重量只有370克,第一年年末時,嬰兒腦重就已經接近成人腦重的60%;第二年年末時,約為出生時的3倍,約占成人腦重的75%;到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