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晚上睡不好,原因有很多,加上嬰兒睡眠行為,可能潛藏著危機,這些都是父母應當了解的,僅以本文提供父母親處理嬰兒睡眠問題之參考。
醫師這麼說 嬰兒安全睡眠 美國國家孩童健康與人類發展研究院指出,研究顯示成年人與嬰兒同睡一張床,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是不安全的。但是每年約有數百萬個嬰兒,與他們的母親睡在一起,以往如此的做法在美國是相當普遍的。由於嬰兒與父母同睡越來越平常,因此我們應該更重視其安全問題。 同睡的危險 美國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反對嬰兒與成年人同睡,主要的依據是1999年的一項研究。該研究估計美國每年至少有64個嬰兒死亡,主要是由於與他們的父母或者其它成年人同睡一張床。但有另一些研究顯示,若嬰兒是單獨睡在自已的嬰兒床內,母親可能比較不會采用母奶喂食。然而研究不斷發現母奶確實比牛奶更令孩子健康。向來,多數兒科醫生會告訴父母,如果要與嬰兒同睡,需要確認沒有人使用酒精或藥物,並且確認嬰兒是仰臥,不要吸煙,也不要使用羽毛被。以上各項對睡眠中嬰兒可能就比較安全。 嬰兒安全睡眠的建議 1.確認嬰兒是仰臥的。 2.避免使用柔軟的床面、枕頭及松動的床罩。 3.確認嬰兒不會陷在床墊和床架之間,床與牆之間,或者床與其它家具之間4.如果成人抽煙、喝酒,或者使用會令人嗜睡的藥物,則需避免與嬰兒同眠。
5.不要把嬰兒與另一個夜裡可能會起來爬行的孩子放在同一張床裡。
6.無論是不是與成年人一起,嬰兒絕不能睡水床、躺椅或者沙發。
嬰幼兒常見睡眠困擾的原因
夜間流汗
晚上睡覺時,因躺著不動,而嬰幼兒皮膚散熱快,容易多汗,所以常發現睡得滿頭大汗、汗流浃背,甚至連衣服、床單都濕透。這種情形並非身體虛弱盜汗,反而代表衣服太多太緊、棉被太厚,或是屋內的空氣不流通之故。
夜間哭鬧
孩子夜哭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肚子餓、腹脹甚至腸絞痛,其它如發燒、尿床、天氣悶熱等,都會引起夜哭。如果抱起來仍然持續哭鬧不停,奶也不喝,尿布也沒濕,也沒發燒,就應請醫生治療,而需要考慮身體上疾病造成。
白天過度刺激
6個月以上的寶寶,夜間哭鬧原因則常因情緒、身心等因素所引起,如白天受到異於平常的刺激,導致夜裡驚醒,例如運動量過多、生活作息改變,給予過度的興奮,導致身心疲乏。此種夜哭,只要塑造安靜氣氛,幾天後就可轉為正常。
白天太少運動
每天最少應有1、2小時的戶外活動,抱著孩子到附近綠地或公園走走,或讓孩子看看街上汽車、行人,以及琳琅滿目的商品櫥窗,都是讓寶寶夜間安睡的好方法。
嬰幼兒睡眠困擾何時應該就診
透過仔細觀察嬰幼兒睡眠狀態,可以了解嬰幼兒身體是否健康,正常嬰幼兒是入睡後安靜,呼吸輕柔而均勻,頭部可有輕微出汗,臉色自然舒展,有時面露微笑表情。但是如果出現下列異常現象,則往往是疾病征兆,應該立即就醫診治。
曾有呼吸問題或雜音的表現
如果有打鼾,有雜音的呼吸以及睡眠中止等情況,都是有可能發生潛在的睡眠疾患,例如阻塞性睡眠呼吸停止,上呼吸道阻抗症候群等。
困難入眠或無法持續睡眠
造成嬰幼兒睡眠困擾的原因,可能與行為因素,例如對上床睡覺的抗拒;醫學原因,例如阻塞性睡眠中止症候群、胃食道逆流,或者兩者合並。
不尋常或明顯的夜間驚恐
夜驚及夢魇在學齡前幼兒被視為是發展過程中的正常表現,但若表現的太頻繁或持續太久,都可能是肇因於焦慮症或較嚴重的情緒壓力。
睡眠問題影響行為舉止
嚴格來說,睡眠可能影響孩子整體的菜單現。不足的睡眠可能導致嚴重的白天睡眠,造成神經生理行為的失常,影響行為、學習表現。
 
![]() |
隱睾手術的最佳時機
有家長到門診咨詢,寶寶出生以來只能摸到一側睾丸,另一側摸不到,是不是孩子少一個睾丸? 這種情況稱為隱睾症。是在胚胎發育期間,由於某種原因睾丸不降入陰囊而停留在腹腔內或腹股溝內,是一種常見的小兒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
![]() |
帶孩子春游請遠離過敏源
春天,明媚的陽光,多彩的植物,是孩子接近自然的好時光。不過,稍不注意,孩子可能出現紅眼,身上起小疹的情況,這都是過敏惹的禍。 帶孩子外出減少與花粉接觸 近年來,過敏兒童增加也和室外過敏物質(比如各種花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