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用“我們每天呼吸著氧氣、氮氣和廣告”來形容廣告無孔不入,如今,媒體、街道、地鐵、公車、電梯等皆可見其影子,廣告深刻地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同時也對兒童的世界產生了不可低估的影響……家長們該如何面對?
CASE 1
美容廣告語脫口而出
居住廣州越秀區的歐女士透露,她家5歲孩子經常在家唱著各種各樣的廣告語,諸如“世上只有媽媽好,有斑的媽媽難看了……”
珠海幫達心理機構首席咨詢師曹澤能解讀:孩子只是記起廣告語的外在形式,並未像成人一樣能准確領悟到廣告語的內涵。廣告語通俗明了,朗朗上口,在孩子看來,很有興趣,孩子只是把廣告語當作一種另類玩具。孩子這樣表達,恰恰說明母子之間的關系好,孩子並未把廣告當真來傷害媽媽的自尊,不必過分擔憂。
CASE 2
模仿電視廣告情景
一則電視廣告:“一奧運冠軍和好朋友爭一瓶飲料,兩人從餐桌斗到田徑場又斗到大街上,互不相讓,最後奧運冠軍突然擠上公交車,終於得以獨享該瓶飲料,最後屏幕打出一行字‘要爽由自己’……”5歲的亮亮在春節期間學著電視廣告的情景,跟表哥打鬧爭搶東西,亮亮搶到東西後,立即脫口而出:“要爽由自己”……
曹老師解讀:這並非壞事。首先誇獎亮亮,表揚他能記住廣告詞,能“活學活用”,這是聰明的表現,將來肯定比這個奧運冠軍更有出息。再因地制宜誘導,比如說:“人家可不請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做廣告啊,人家請的都是在某一方面有突出成就的人(如奧運冠軍)。所以,亮亮要想上電視做廣告,就得培養自己的專長,就得刻苦學習、訓練,而不是跟人爭奪東西……”以此來激發孩子的積極欲望,消除不良廣告的影響。
CASE 3
對家長品頭評足
有一次周末在家,張女士跟兒子一起看電視,兒子居然指著電視上一個模特兒的胸部說,“媽媽,她的比你大。”這一舉動除了讓張女士哭笑不得外,更多了一份擔憂……
曹老師解讀:由此可見,兒童對世界的認識來源,不再局限於周圍人,他已把認知觸角伸向了外部世界,這是他成長的規律。而家長的擔憂來源於成人對這個事情利害的把握,並擔心自己不能對孩子的健康成長給予更好的引導。而家長過分呵斥孩子,把親子關系搞得很僵,反而讓孩子感到傷害。這個時候,家長需要的是理性,心平氣和地引導。
![]() |
小兒支氣管炎的症狀及治療方法?
小兒支氣管炎的症狀及治療方法?小兒支氣管炎發病初期只是表現為咳嗽的症狀,很多的患兒家長以為是感冒發燒等,生活中往往會忽視病情的治療,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導致孩子的病情發展的更加嚴重。由此可以看出了解小兒支氣管炎的 |
![]() |
兒童心理發展
知覺的發展 知覺是對感覺的加工過程,發生較晚。生後4~5個月才出現手眼協調動作,這是最早出現的知覺形式。其他形式有空間知覺、距離知覺、自我知覺、時間知覺、深淺知覺等。 知覺是觀察力的萌芽。約3~4月時出現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