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知識 >> 預防護理 >> 兒童保健的“最佳年齡”

兒童保健的“最佳年齡”

  兒童保健專家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孩子發育有其關鍵階段,某些疾病也有高發期,了解這些規律,把握最佳年齡,乃為人父母者的必修課,有助於養育出健康聰明的寶寶。

  喂養最佳年齡

  不少孩子患有程度不等的"厭食症",父母為此苦惱不堪,原因之一就是忽視了進食關鍵期的喂養。所謂進食關鍵期具體是指出生後5-7個月間,此間若能合理添加水果、蔬菜、蛋黃、米粥等輔食,給其食欲的發展以良性刺激,則可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故出生後5-7個月為寶寶的喂養最佳年齡,父母務必把握住。

  預防近視最佳年齡

  研究表明,10-13歲的幾年間是近視形成的高峰期,宜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防范:一是補充營養,除蛋白質、維生素外,鈣、鉻等元素已被證實為眼球發育的必需物質,每天至少需鈣800毫克,鉻50-200微克,故牛奶、豆制品、動物肝、牛肉等為兒童的必需食品;二是限糖食,糖為酸性食品,可消耗體內的鈣,誘發近視;三是睡眠充足,維持交感與副交感神經的功能平衡,強化眼睫狀肌的調節能力;四是多鍛煉,如放風筝、踢踺子、打乒乓球等體育活動,均可增強眼肌力量,促進眼組織的血液供應和代謝。此外,看書寫字時要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也有助於拒近視於體外。

  健美牙齒最佳年齡

  牙齒發育取決於兩個階段:一是從胎兒期2個月到出生,此為乳牙發育期,二是從出生後到 8歲,為恆牙形成期。牙發育的質量與其它器官一樣,營養優劣乃先決條件之一,鈣、磷等礦物質與維生素D尤為重要。故此兩個階段宜多安排豆制品、奶類、魚蝦以及各色蔬菜,保證牙齒強壯堅實,少患齲病。此外,多接觸陽光,勤刷牙嗽口,糾正 "吃手指"、"咬嘴唇"、"舔舌頭"、"張口呼吸"、"偏側咀嚼"等不良習慣,也是健美牙齒的關鍵。

  防治口吃最佳年齡

  口吃是一種語言表達障礙,表現為說話時語言的速度、節奏與流暢異常,俗稱"結巴",多在2-5歲期間發生,故2-5歲為防治該病最佳年齡。措施有:注重對幼兒的語言訓練,增加人際交往;以掌握更多詞匯,增強表達能力;父母本身應注意語言表達,給孩子以正確的學習表率。已患口吃者,可采用美國語言病理學家格萊斯普推薦的唱歌療法積極治療。方法是:按照年齡特點,先選擇簡單易唱、速度較慢、琅琅上口的歌曲,並多聽音樂(最好是無歌詞的" 純"音樂),以便適應並接受音樂的速度和節奏,加快唱歌向說話的方面過渡,逐漸消除口吃缺陷,使語言表達能力趨於流暢自然。

  語言發育最佳年齡

  語言有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兩種,小兒口頭語言發育的關鍵期是2-3歲,4-5歲則進入書面語言發育的決定性階段。寶寶一般從8-9個月開始牙牙學語,1歲進能掌握900-1000個單詞,發展迅速。此期應勤與其對話,教其識字,以增進其背誦能力、對話能力,為入學做好准備。

  矯治斜視最佳年齡

  眼科專家認為,健康孩子在2-3歲時接受檢查,可及早發現弱視、斜視等,以便及早矯正。奧妙在於小兒視力發育的關鍵年齡是1-3歲。以內斜視為例,一組手術治療資料表明,超過2歲再做手術者,均留有不同程度的視功能損害。

  思維發育最佳年齡

  思維能力是人的核心智力之一,在兒童時代有兩個發育高峰:一個是小學四年級,另一個是初中二年級。抓住這兩個階段,設法讓孩子勤觀察、多提問、多思考,會使其更加聰明。

  品德發育最佳年齡

  小學四年級和初中二年級也是品德發育的最佳年齡,父母、教師不僅要施以良好的教育,尤其要樹立榜樣,作好表率,這對培養孩子的心靈美具有重要意義。

  補鈣的最佳年齡

  鈣是人體健康的必需元素,一輩子都要注意攝取,尤以12-14歲的三年間最重。美國研究人員以94名青春期兒童為對象的觀察表明:每天服250毫克鈣片後,其骨骼硬度與骨質密度均較不服鈣片者高,到18歲時,前者的骨質量較後者高6%,18歲時骨質狀態很關鍵,可防止老年骨質疏松症,故有少年補鈣終生受益之說。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別再家暴了!否則會毀了孩子的“心”啊!

孤獨  在經常家暴的家庭裡,孩子肯定是感受不到長久的愛和呵護的。在他被打的同時,會覺得自己孤立無援,感到孤獨無助,平時至親的人竟然站到了自己的對立面拳腳相加。長期的家暴會讓孩子性格沉默、壓抑和孤僻,難以交流,產

不良口腔習慣易致牙颌畸形 家長應及時矯正

處於生長發育時期的兒童唇、咬物、吐舌、舔牙、張口呼吸常形成一些不良習慣,如吮吸手指、咬偏側咀嚼等,這些不良習慣對兒童的口腔生長發育是有害的。口腔不良習慣是牙颌畸形的主要原因之一。兒童吮拇指習慣可造成上前牙前突,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