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知識 >> 兒科急救 >> 孩子食物中毒的搶救辦法及預防方案

孩子食物中毒的搶救辦法及預防方案

  發生食物中毒時最常見和最早出現的症狀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有時嘔吐物或大便帶血,繼而出現頭痛、頭暈、面色蒼白、全身出汗、發熱等症狀。引起中毒的原因不同,其症狀也不盡一致。但當孩子有上述表現時,應該提高警惕,及時采取措施,以免錯過治療和搶救的時機。

  怎樣預防小兒食物中毒

  動物性食物易引起中毒的最常見的有變質的肉類罐頭、臘肉、火腿、香腸或病死的牛、羊、豬及家禽的肉與內髒。各種有毒的細菌在其中大量繁殖,或者是細菌引起人體的感染性疾病,或者是細菌的毒索引起中毒。所以預防措施為:嚴格注意食物的質量、保鮮度和加工溫度。變質、有異味和病死的動物肉和內髒絕不可’食用。發現罐頭表現膨脹、凸起或裡面的肉有怪味也不能食用。對暫時不食用或吃剩的肉、蛋、血類食品,既要注意保鮮,義要防止被昆蟲及動物污染。特別是炎熱的夏季.更要注意這類食物的保存。由於小兒對變質食品中毒的耐力很弱,因此凡是發生變味的動物類食物,絕不能給孩子吃。即使保存較好,只要隔夜存放,吃前均要充分加熱後才能吃。同時做好各種炊具和餐具的消毒和存放。

  能引起食物中毒的植物有毒蘑菇、變質地瓜、發芽的土豆、霉變甘蔗、有毒的野菜以及含氰化物的植物如木薯、白果、苦杏仁、桃仁、枇杷仁、生扁豆、醉馬草等。預防措施為:不要吃發芽、霉變的植物類食物,提高家長對植物的識別能力,能夠了解哪些野菜能吃,哪些果仁不能吃,對於不了解的植物一定不要給孩子吃,不能生食的食物,一定要熟透才能吃。所以預防植物類食物中毒並不難,只要家長細心,提高警惕,還是能預防的。

孩子食物中毒的搶救辦法及預防方案

  孩子發生食物中毒時應怎樣處理

  孩子在飲食後,突然出現惡心嘔吐或腹痛腹瀉等症狀時,要想到是不是食物中毒。這時可以了解一下其他食用同一食物者是否也有不適的感覺。但小兒對食物中毒的耐受力比較差,有時大人沒有什麼感覺,可孩子已經表現得比較明顯了。

  如果發現孩子發生食物中毒,要首先設法讓孩子嘔吐,盡量把吃進去的食物吐出來。比較簡單的催吐方法為刺激咽後壁,即可引起嘔吐。同時推斷一下可能是哪種食物引起的中毒。然後帶著懷疑的食物將孩子送到醫院。醫生將根據不同的中毒原因采取不同的處理措施。一般用0.02%高錳酸鉀洗胃,然後口服硫酸鎂導瀉,以減少胃腸道對食物的吸收,同時應用對抗性藥物以及對症治療等。發生食物中毒後,開始搶救時間的早晚對搶救效果影響極大,所以應及時將孩子送到醫院。對一些致命性食物中毒(如含氰植物中毒)應分秒必爭,以挽救孩子的生命。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小兒鼻塞的幾種情況及預防

感冒鼻塞  由於寶寶的體溫調節中樞不十分完善,鼻黏膜嫩弱,呼吸道抵御能力差,容易感冒。  隨後鼻黏膜發生急性水腫,引起鼻塞。  表現:鼻塞流涕,鼻翼兩側微紅,有的伴有發熱。  防治對策:  1.寶寶出生後半月左

需要慎用兒童感冒藥

英國藥品和醫療產品管理中心指出,這些感冒藥給兒童健康帶來的危害超過了其宣稱的正面作用,並提醒醫生和家長要警惕15種危險成分。  這些危險成分包括:  一、減充血劑,偽麻黃鹼、麻黃鹼、去氧腎上腺素(新福林)、羟甲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