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遺傳科 >>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 >>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症狀 >>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有什麼表現?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有什麼表現?

  【臨床表現】

  根據病情不同分輕、中、重三度:

  (一)輕度:過度覺醒狀態、易激惹、興奮和高度激動性(抖動、震顫),肌張力正常,擁抱反射活躍,吸吮反射正常,呼吸平穩,無驚厥。症狀多在3天內逐漸消失,預後良好。

  (二)中度:抑制狀態、嗜睡或淺昏迷、肌張力低下,50%病例有驚厥發作、呼吸暫停和擁抱、吸吮反射減弱。足月兒上肢肌張力降低比下肢嚴重,提示病變累及矢狀窦旁區。早產兒如表現為下肢肌張力降低比上肢重,則提示病變為腦室周圍白質軟化。如症狀持續7~10天以上,可能有後遺症。

  (三)重度:患兒處於昏迷狀態,肌張力極度低下,松軟,擁抱反射、腱反射消失,瞳孔不等大,對光反應差,前囟隆起,驚厥頻繁,呼吸不規則或暫停,甚至出現呼吸衰竭。重度患兒病死率高,存活者常留後遺症。

表2-6 HIE分度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有什麼表現?

   (一)多為足月適於胎齡兒、具有明顯宮內窘迫史或產時窒息史(Apgar評分1分鐘<3,5分鐘<6,經搶救10分鐘後始有自主呼吸,或需用氣管內插管正壓呼吸2分鐘以上者)。

  (二)意識障礙是本症的重要表現。生後即出現異常神經症狀並持續24小時以上。輕型僅有激惹或嗜睡;重型意識減退、昏迷或木僵。

  (三)腦水腫征候是圍產兒HIE的特征,前囟飽滿、骨縫分離、頭圍增大。

  (四)驚厥:多見於中、重型病例,驚厥可為不典型局灶或多灶性,陣攣型和強直性肌陣攣型。發作次數不等,多在生後24小時發作,24小時以內發作者後遺症發病率明顯增加。

  (五)肌張力增加、減弱或松軟。可出現癫痫。

  (六)原始反射異常:如擁抱反射過分活躍、減弱或消失。吸吮反射減弱或消失。

  重症病例出現中樞性呼吸衰竭,有呼吸節律不齊、呼吸暫停、以及眼球震顫、瞳孔改變等腦干損傷表現。

  HIE的臨床症狀以意識狀態、肌張力變化和驚厥最重要,是區別腦病嚴重程度和後遺症的主要指標。

  【診斷】

  新生兒HIE的診斷主要依據病史和臨床表現,但同時要做影像學和其他檢查,對病情嚴重程度及預後進行評價。

  1.病史 有明確圍生缺氧史,特別是圍生重度窒息史患兒。

  2.神經系統症狀體征 生後1周尤其頭3天內出現異常神經症狀,病情較重時前囟飽滿、驚厥、中樞性呼吸衰竭等。

  3.合並症 常合並吸入性肺炎,嚴重時可同時存在顱內出血。

  4.輔助檢查 顱腦CT及顱腦B超檢查對診斷、分度、估計預後及鑒別診斷有一定意義。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如何做好小兒腹瀉護理

一、胃腸道隔離:由各種病原(包括細菌及病毒等)引起的腸炎,傳染性很強,應做好胃腸道隔離工作,防止交叉感染。對各種腸炎隔離工作可采用下列方法:  1、新入院患兒,應先行床邊隔離,直到大便培養兩次陰性,方可解除隔離

老捨育兒八法 孩子應該這樣培養出來

一、“木匠說”  1942年8月,老捨先生曾寫過一篇叫做《藝術與木匠》的文章,其中有這麼一段:“我有三個小孩,除非他們自己願意,而且極肯努力,作文藝寫家,我決不鼓勵他們;因為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