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氣溫逐漸降低,空氣中的水分也變少,秋燥容易給孩子帶來口燥咽干、皮膚干燥、大便干結以及便秘等困擾。小兒便秘的原因大多是由於飲食中缺乏碳水化合物、脂肪或水分攝入不足,蔬菜、水果等粗纖維進食太少而引起。此時的孩子容易出現大便干結、便秘、痔瘡等症狀。避免孩子“上火”關鍵在於“潤腸”。如果保證大腸濕潤,就能消除大便干燥、干咳等“上火”症狀。除了一些孩子需要藥物治療外,“潤腸”的關鍵還在於飲食調整。
秋季如何防治小兒便秘?
防治小兒便秘,可以從多方面入手。
1.及時補水。每天要給寶寶多喝些白開水,使結腸對糞便水分的重吸收減少,糞便就能順利排出。1歲以上的寶寶可適當喝些蜂蜜水;多進食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如粗糧、各種蔬菜。
2.適當喝金銀花露。秋季天干物燥很容易上火,金銀花露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而且味道甘甜,價格不貴,用於治療寶寶通便效果也不錯。但金銀花露性質偏涼,長期飲用對寶寶幼嫩的脾胃有一定的傷害,影響正常的消化系統功能,還會形成依賴性,所以寶寶便秘千萬不要長期飲用金銀花露。
3.養成寶寶定時排便的習慣。
4.腹部按摩。按摩方法:以手掌根部緊貼寶寶腹部,以肚臍為中心,以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右下腹的順序,邊揉邊推,如此反復。每次按摩時間持續8-10分鐘即可,每日按摩2-3次,直至便秘好轉後,再堅持1-2周。
寶寶便秘多與飲食相關。因此,防治小兒便秘調整飲食是關鍵。媽媽可以在兩次喂奶之間增加水分,注意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蔬菜類食物的合理搭配。媽媽還可以在牛奶中加糖或者加喂果汁(如番茄汁、桔汁等),以刺激腸蠕動。較大的嬰兒可加菜泥、菜末、水果、粥類等輔食。再大一些的孩子,可添加較粗的谷類食物,如玉米粉、小米、麥片等制成的粥。
此外,少數孩子便秘可因患先天性巨結腸、肛裂、肛門閉鎖等疾病而引起,應及時去醫院診治。
![]() |
寶寶腹瀉原因與治療有哪些
寶寶腹瀉有原因 嬰幼兒胃腸道發育尚不完善,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少,酶活性較低,消化功能比較差,同時對外界感染的抵抗力低,飲食、護理稍有不適就容易發生腹瀉。 寶寶患腹瀉病的病因主要分為感染性與非感染性兩種。 感 |
![]() |
讀懂孩子叛逆期的心理需要
從個體心理發展來看,孩子從幼年到成年,會經歷3個特別的時期,期間都會表現得很逆反——父母可根據自家孩子的年齡特點區別對待。尊重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引導孩子的行為,才能更好地促進孩子健康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