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育兒新知 >> 不能讓孩子贏了起跑線而輸掉人生

不能讓孩子贏了起跑線而輸掉人生

  最近,一位年輕的家長告訴記者,想把自己年僅兩歲的孩子送到培訓機構學英語。據某培訓中心的負責人稱,在他們班,最小的孩子只有兩歲零三個月。

  三歲前的孩子尚處於無意性的認知發展階段,這麼低幼年齡的孩子,家長們為何要讓孩子上輔導班呢?且看家長的一番心聲,“別的孩子學,我的孩子不學,將來考不上好學校怎麼辦?”由此可見,正是在這種“不能輸在起跑線”心態的驅使下,孩子們從呀呀學語開始,被迫展轉奔波於五花八門的興趣班、輔導班,被動地接受“填鴨式”教育,而且越來越呈現出低齡化的趨勢。

  曾幾何時,“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口號,成為低幼教育的至真名言。對許多望子成龍的家長來說,這句話也成了從小培養孩子,打造孩子不容置疑的理由。其實,稍懂兒童心理學和教育學的人都清楚,年齡那麼小的孩子被迫接受高強度的學習,違反了孩子好動愛玩的天性,違反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不僅是對他們身體的極大傷害,還會造成他們失去學習興趣和熱情,反而容易產生厭學心理。

  眾所周知,人的發展首先是德智體全面發展。對於幼兒時期,除了智力之外,更為重要的還有良好性格、健康習慣、道德素質、獨立人格等非智力因素,而這些因素大都在孩提時期養成。如果在這個時期只重視智力教育,忽視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將嚴重扼殺幼小孩子的心理、情感、意志和興趣等非智力因素。如此顧此失彼,不利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長。

不能讓孩子贏了起跑線而輸掉人生

  最近,看到一個報道。一個7個半月就能說話,1周歲就能認100多個漢字、背出20多首唐詩的孩子,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兩歲時就教他寫字、講故事、學成語,4歲半就掌握了小學一年級課本裡的知識,剛滿5歲就學習了包括國語普通話在內共有6國語言。孩子在長期超負荷的高壓下身心俱疲,不到六歲就導致多種語言混淆、失語、癡呆…這個例子也許有點極端,但也啟示我們:以巨大的健康成長代價換來的功利性教育是行不通的,弄不好還會毀了孩子。這類教訓不勝枚舉,比比皆是。

  法國思想家盧梭說過一段經典的話:“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打亂了這個次序,就會造成一些果實早熟,它們長得既不豐滿與不甜美,而且很快就會腐爛。”這句話告訴我們,孩子的成長要遵循孩子的認知發展規律,不能拔苗助長。否則,就像用各種激素催熟的果實那樣,表面光彩奪目,實質苦澀無味,更不能堅持長久。我們也不難想像,當我們祖國的花朵過早地背上了本不該這個年齡背負的沉重書包,當一雙雙天真無邪的眼睛過早地戴上厚厚的眼鏡,當一張張稚嫩可愛的笑臉過早地布滿了疲憊,這難道不是一種悲哀嗎?孩子好玩的天性被抹殺,孩子的自我意識被泯滅,孩子失去了童年的笑聲,孩子還是“花朵”嗎?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又從何談起?

  人生如同漫長的馬拉松競賽。孩子從起跑線出發,僅在學生階段往往就要跑上10多年,以後還要步入社會,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如果過早地透支了孩子的青春和健康,又能跑多遠呢?所以,能否贏得全程,未必取決於贏在起跑線,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因此,筆者期待,我們的家長不妨少一點功利思想,讓孩子從不堪重負的學習中解放出來,還孩子一個天真浪漫的童年吧!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孩子的逆反期是自立期

一般來說孩子在發育的過程中會有兩個逆反期。所謂逆反心理不是一種異常現象,它是由於父輩和子輩之間價值觀的不一致而產生的正常的心理過程。一般來說孩子在發育的過程中會有兩個逆反期。第一反抗期是在三四歲的時候,這個時候

嬰兒喂養有哪些秘訣

以下是一些在此過程中的秘訣:  ①.早些開始。在生產後(如果可能的話在一到兩個小時之內)寶寶睡醒且吸食本能強烈時,要盡早開始喂奶。即使您會有數天沒有分泌足夠乳汁,但您的乳房中含有一種黃色濃液體,稱為&ldquo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