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首先應該學會判斷孩子是否出現便秘,主要可以依據下面幾種症狀進行辨別:

1、大便量少、干燥;
2、大便難於排出,排便時有痛感;
3、腹部脹滿、疼痛;食欲不振,惡心嘔吐,
4、食欲減退。另外,有些小兒還會出現性情急躁,手足心熱,睡眠不安;面紅唇紅,口干口臭,或口舌生瘡,舌紅苔黃;部分患兒還會由於便秘,容易上火,出現上呼吸道感染。
如果確定孩子出現了便秘,家長可以在家裡就進行一些簡單的處理。
第一,可以把肥皂削成條狀塞入寶寶屁屁。方法簡便,效果好;
第二,應用小兒藥物,可刺激直腸壁反射引起排便。
第三,清除積聚干結糞便,可在手指上塗潤滑劑後仔細掏出。
另外還可以采用中醫的傳統推拿、捏脊療法:推下六腑,即自寶寶手肘推拿至手腕;摩腹,順時針輕輕按摩孩子腹部;推下七節骨;捏脊用雙手的拇指和食指捏起脊柱上面的皮膚,輕輕提起,邊捻動邊向上走,從下向上做,單方向進行,重復至皮膚微紅。
巧妙補充纖維質
如果孩子平時討厭吃蔬菜、水果,可以讓其多吃木耳、杏鮑菇、海苔、海帶、果干等食物,以增加其纖維質的攝入,從而促進其排便。
多攝取瓜果
中醫認為,兒童便秘的原因在於其體質燥熱。因此,便秘的孩子平時可以多進食瓜類水果,如西瓜、香瓜、哈密瓜等,以消除其體內的燥熱。如果孩子不喜歡這類水果的味道,可以在水果上灑點煉乳、酸奶或冰淇淋,讓香濃的甜奶味蓋過瓜味。此外,家長還應經常為孩子熬點綠豆薏仁粥吃,也能起到解熱通便的作用。
適當運動

平時,家長應鼓勵孩子多參加體育運動。因為運動可增加腸蠕動,促進排便。家長也可在孩子臨睡前,以其肚臍為中心按順時針方向輕輕按摩其腹部,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孩子的腸蠕動,還有助於其入眠。另外,在孩子進食後一小時輕按以下兩處穴位,也可促進其排便。足三裡穴:此穴位位於髌骨下緣3寸,胫骨外側1寸處。可連續按壓1~2分鐘。支溝穴:此穴位位於手腕背部橫紋上3寸處,尺骨與桡骨之間。可連續按壓1~2分鐘。
通過以上的分析,大家都發現了,雖然小兒便秘是很普通的小毛病,可是也會給孩子帶來健康上的威脅,平時,如果孩子不愛喝水,可以讓孩子多喝鮮搾的果汁,補充腸道水分,這樣也是對預防小兒便秘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