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寶寶胃病 重點在預防 2016/11/4 10:22:19

      小孩要吃高溫長時間煮很爛的食物。經常發現有的小孩吃完涮洋肉就嘔吐等,因為孩子沒有那麼好的消化能力。不是成人能吃的食物小孩都能吃。   一般意義上的胃病是指惡心、嘔吐、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上腹部疼痛、或伴有嘔

  2. 兒童怎改掉舔唇的毛病 2016/11/4 10:22:18

      慢性唇炎是唇部慢性、非特異性、炎症性病變。慢性唇炎的發病多與各種慢性長期持續性刺激有關,如干燥、寒冷,特別是與舔唇及咬唇等不良習慣有關系。慢性唇炎上下唇均可發病,更好發於下唇。常常反復發作,時輕時重,特別在冬

  3. 兒童腹脹如何消氣? 2016/11/4 10:22:18

      不會講話只會哭的小寶寶會被脹氣導致的肚子疼折磨得很難受。如何化解寶寶的脹氣腹痛,是新爸爸和新媽媽需要認真學習的課程了。   盡管嗝氣、腹脹這樣的事被提上了日程,但父母們也無需過於慌張。首先你需要正視的是,沒有

  4. 孩子腸炎 治療有招 2016/11/4 10:22:18

      腸炎是腸黏膜的急性或慢性炎症,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腹脹,少數孩子還會出現嘔吐和腸道出血。腸炎發生時經常是“來勢洶洶”,令人不知如何應對。現在,讓我們對它做個全面分析吧!   病毒、細菌——最主要的致病原因 

  5. 孩子患“積滯”怎麼辦? 2016/11/4 10:22:18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碰到可愛的寶寶這幾天乳食不香,口臭,大便酸臭或大便秘結,手足心熱,舌苔很厚,甚至出現發熱,嘔吐。年輕的爸爸媽媽為此非常著急,孩子到底出現了什麼問題?   據河北省中醫院兒科主任醫師耿少

  6. 保護胃腸 從小抓起 2016/11/4 10:22:17

      最近小兒患胃腸病的比較多見,除了一般的胃腸炎,消化性潰瘍、出血等疾病也有增多。其中因為飲食不合理或不衛生而引起胃腸病的占了很大比例。醫生提醒:小孩子的胃腸功能還未發育完善,保護胃腸,應該從小抓起。   來自溫

  7. 兒童二便失調 誰之過? 2016/11/4 10:22:17

      功能性遺糞症指並非由於明顯的器質性缺陷或疾病造成的不能自控大便,在3歲兒童中的發生率為17%,4歲兒童為1%。常見的原因是孩子拒絕排便訓練,但有時又由於慢性便秘而造成糞便不能控制地排出。   便秘是排便困難或

  8. 消化不良易導致營養不良 2016/11/4 10:22:17

      當今社會物質文明高度發展,但營養不良的小兒卻並不因此而減少。常見那些家庭經濟條件優越的孩子,要吃什麼就有什麼,可偏偏孩子這也不吃,那也沒胃口;有些孩子才吃幾口飯,就開始嗳氣,稍加催促就惡心嘔吐;還有些孩子常訴

  9. 小兒怎得胃潰瘍? 2016/11/4 10:22:17

      小兒胃潰瘍病以十二指腸潰瘍最為多見。主要與飲食無規律、飲食量不節制、暴飲暴食等因素有關。部分幼兒邊吃邊玩,有些家長或是在飯桌上挑逗小孩或是吃飯時訓斥孩子。有些兒童早上起床晚,為了趕上課,連早餐也顧不上吃。有些

  10. 孩子消化不良怎調理? 2016/11/4 10:22:16

      嬰幼兒消化不良,是影響小兒健康最常見的疾病之一,主要發生在2歲以下的孩子身上,又以1歲以內的小兒更為多見,這種病症表現為腹瀉、嘔吐,可伴有食欲不振、腹痛及發熱等。主要原因是嬰幼兒的消化器官尚未發育成熟,不適應

  11. 嘔吐的正確處理方式 2016/11/4 10:22:16

      1. 適量喂食,切勿過多。   2. 少量多餐,以減少胃部所承受的壓力。  3. 每次喂奶中及喂奶後,讓寶寶豎直趴在大人肩上,輕拍寶寶背部,這個動作可將吞入胃中的空氣排出,以減少胃的壓力。  4. 喂奶時不

  12. 不良飲食習慣引起小兒胃炎 2016/11/4 10:22:16

      有些人認為胃炎是中青年、老年人的專利,小孩子“凡事不愁”,怎麼能患胃炎呢,其實不然。據資料顯示,小兒胃炎已成高發趨勢,多發生於學齡前兒童及小學生,並有明顯的家庭聚集性。小兒慢性胃炎最常見的症狀是反復腹痛,腹痛

  13. 小兒手心發燙或是食積 2016/11/4 10:22:16

      最近一段日子,王女士覺得5歲女兒貝貝的手心、腳心總是發燙,一開始王女士以為孩子發熱,但每次量體溫都顯示正常。她很困惑,為什麼孩子的手足心總發燙?這是什麼病呢?   專家提醒:這種症狀是中醫所說的食積、陰虛的主

  14. 寶寶食欲不振怎麼辦? 2016/11/4 10:22:15

      當寶寶食欲不振的時候,媽媽可能會擔心寶寶是否生病了。其實,絕大多數食欲不振為非病理性因素所致的,不用過於擔心。   由於遺傳、環境、體型、活動量等方面的因素,正常寶寶對營養需求量個體差異其實很大,食欲必然也

  15. 幼兒進食更需細嚼慢咽 2016/11/4 10:22:15

      細嚼慢咽不僅是進餐時文明行為的表現。而且對於消化吸收也有重要的作用。應從孩子學習吃飯之時起,培養他們細嚼慢咽的好習慣。   食物的消化,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共同完成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

  16. 小兒急性胃炎怎防治? 2016/11/4 10:22:15

      急性胃炎是胃粘膜的急性炎症。表現為胃部粘膜的充血、水腫、滲出及粘膜點狀出血等。常見的原因有飲用過量的烈性酒。另也可因飲用過多的咖啡、濃茶,進食過冷過熱、過於粗糙的食物或服用某些藥物,如水揚酸鹽、金霉素等均可損

  17. 五招對付孩子消化不良 2016/11/4 10:22:14

      孩子一次吃得太多,或者吃的太快很有可能導致消化不良。而某些孩子的體質也會對特定的食物產生消化不良的反應。如果已經知道是哪種食物,家長就應當盡量讓孩子少吃該食品。   五招對付孩子消化不良  通常消化不良會導致

  18. 莫把孩子寵成厭食 2016/11/4 10:22:14

      兒童厭食可由軀體疾病和精神因素引起。由精神因素引起的厭食稱神經性厭食,在幼兒中頗為多見,小兒進食習慣不好,不僅影響營養的攝取,而且易患不少疾病,小兒神經性厭食就是其中之一。不良的飲食習慣會逐漸降低小兒食物中樞

  19. 寶寶吐奶 腸道護理有對策 2016/11/4 10:22:14

      “寶寶喝奶時,總是喝不了兩口就往外吐,感覺喝得沒有吐得多。這正常嗎?”很多新手媽媽面對寶寶的吐奶,都會有手足無措的感覺:是自己的喂食方式不正確還是寶寶本身有問題?育兒專家表示,媽媽首先應分清吐奶和溢奶,兩者都

  20. 寶寶流口水 多or少有對策 2016/11/4 10:22:14

      面對可愛的小寶貝,做媽媽的有誰會不想親親他的小臉蛋呢?然而有時媽媽就是想親不敢親呀——還不是為了那可怕的,粘粘的,濕濕的,長長的口水嘛。其實,寶寶流口水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只要了解了寶寶為什麼會不停地流口水

563 篇文章  首頁 | 上一頁 |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 下一頁 | 尾頁  20篇文章/頁  转到第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