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施一:飲食行為,主要從食物選擇和烹調方式兩方面來看
1.合理選擇食物
不同的食物所產生的能量不同,有高能量食物,有低能量食物,有中等能量食物。對於控制或預防肥胖來說,可按以下原則選擇食物——
盡可能不吃高能量食物:糖果、巧克力、冷飲、甜點心、膨化食品、西式快餐、肥肉、黃油、油炸食品、土豆、白薯等。
少吃的食物:豬肉、甜飲料。
常吃的食物:魚、蝦、牛肉、禽類、肝、蛋、奶、豆腐、豆漿、新鮮蔬菜和水果。
睡覺前盡可能不給孩子吃東西,如需喝牛奶,則不要加糖。
2.合理選擇食物烹調方式
應盡可能少用油炸方式,即使是炒菜或炖菜,也要少用油。
多采用蒸、煮和快炒的方式。
能涼拌生吃的新鮮蔬菜盡量生吃,但要注意洗淨。
措施二:運動
1.運動的方式、強度和頻率
適宜於兒童的運動方式:控制體重最好而又最適合於孩子的運動為較長距離慢跑、跳繩、踢毽子、爬樓梯等。
適宜的運動強度:一般以運動時脈搏達到150次/分左右較為適宜。當孩子運動10分鐘後停下來,馬上數孩子的脈搏,在130-150次/分時可讓他(她)按原來的強度運動,如果低於140次/分,應加大運動量,如超過160次/分,則應稍減運動量。
運動頻率:以每天活動至少30分鐘,每周至少運動3-5次為宜。但要注意的是,這所指的至少30分鐘,應是運動時脈搏達到140-160次/分的30分鐘時間。
2.運動的方法
鼓勵家長與孩子共同參與
家長與孩子共同參與活動,是控制和預防超重與肥胖的重要因素之一。家長的共同參與,除了讓孩子有伴,避免孤獨感,使其運動能持之以恆地堅持下去,達到預防超重和肥胖發生的目的以外,家長通過參與運動,自己的身體也得到了鍛煉。真可謂一舉兩得,各位家長又何樂而不為呢?
不放過平常的體力活動:能步行,不坐車;能爬樓梯,不乘電梯,這些活動對於預防肥胖的發生是極為簡單易行且有效的。但在日常生活中,雖然路途不遠,許多家長還是常常打車;即使只上兩三層樓梯,也要乘電梯而上。從而錯過了預防肥胖的機會。
![]() |
便秘的幾大危害表現
一、引起肛腸疾患。便秘時,排便困難,糞便干燥,可直接引起或加強肛門直腸疾患。如直腸炎、肛裂、痔等。 二、胃腸神經功能紊亂。便秘時,糞便潴留,有害物質吸收可引起胃腸神經功能紊亂而致食欲不振,腹部脹滿,嗳氣,口苦 |
![]() |
小兒輸液反應如何處置
靜脈輸液是兒科常用治療手段。但輸液過程除了帶來治療作用外,偶爾也會出現非原發病引起的全身或局部不良反應,統稱為輸液反應。輸液反應給患兒及家長帶來不必要的痛苦,嚴重者甚至導致死亡。兒科醫生應充分認識輸液反應的嚴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