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呼吸科 >> 小兒感冒 >> 耐寒訓練有益兒童防感冒

耐寒訓練有益兒童防感冒

  冬天,越是怕冷的寶寶越容易得病。不過,如果寶寶進行了耐寒訓練,他就不怕寒冷的空氣了!

  冬季鍛煉安全第一

  冬季是寶寶進行健身鍛煉的好季節,不過,為了得到預期鍛煉的效果,爸爸媽媽要重視體育衛生:

  孩子在著裝上要輕便靈活,運動前,要讓孩子做好准備活動,等身體各部分肌肉都放松後,再正式鍛煉。冬季氣溫低、濕度大,孩子的腳趾、腳跟局部容易長凍瘡,所以鞋襪一定要保持干燥,勤洗腳、勤換襪,用熱水洗腳的時候,可以揉搓雙腳,增加腳部的血液循環。

  孩子在鍛煉的時候,不要面對寒風,也不要用口吸氣,因為這對孩子的冷刺激太大,容易致病。孩子鍛煉結束後,可能汗濕內衣,這時要讓他及時回到室內,用干毛巾擦身,並換上干爽的衣服保暖,切忌讓孩子穿著汗濕的衣服在冷風中逗留。因為汗水的導熱能力很強,大約相當於空氣的23倍,易使皮膚溫度迅速下降而引起感冒

  搓手搓腳操

  這個耐寒訓練非常方便,孩子有空的時候就可以做。

  搓手方法:孩子雙手相對,以虎口為轉軸,兩手合緊,轉動雙手,使雙手在轉動過程中,手的各部分互相摩擦。

  孩子搓手的時間可長可短,只要兩只手閒下來的時候,就可以這樣做。搓手的時間稍長些,孩子的雙手都會感到暖烘烘的。

  摩擦搓手可以預防凍瘡的發生,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預防感冒。搓手還能使手指更加靈活自如,同時對孩子大腦的智力開發也有益處。

  搓腳心方法:清晨起床後,讓孩子用手掌搓兩腳心各100次;睡覺前用熱水洗腳後,用手掌搓兩腳心各100次。

  人的腳上有許多身體重要器官的穴位和神經末梢。搓腳心可以提高身體各器官的功能,這個方法對體弱多病的老年人也很有效。

  “血管體操”預防凍瘡

  當身體受到冷水刺激時,皮膚表層的血管會急劇收縮,大量血液流向身體內部器官,使內髒血流增加。這時,為了抵御寒冷,皮膚血管又會很快擴張,大量血液又流回體表。血管的這一縮一張會使其彈性增強。所以也有人稱冷水浴為“血管體操”。局部冷水浴是適合孩子的“血管體操”。

  方法:讓孩子把易患凍瘡的部位,如手,浸在裝滿冷水的水盆中,停留20秒,接著讓孩子再把手浸到裝滿溫水的水盆裡,停留20秒。如此反復做10次為一次“血管體操”,讓孩子一日做兩次“血管體操”,3歲以上的孩子都可以做。

  這種“血管體操”對增強孩子皮膚的御寒能力、防止凍傷發生、改善局部症狀都有較好的作用。另外,父母應該逐漸培養孩子用冷水洗手、洗臉的習慣,但需注意的是,每次用冷水沖洗後,要用毛巾擦干孩子的皮膚。

  注意事項:如果孩子小手已經長了凍瘡,就不要做“血管體操”,而應該注意手部的保暖。

  適應寒冷環境

  讓孩子接觸冷空氣、冷水鍛煉是讓他適應寒冷環境的有效方法。日常生活中,您可以這樣做:

  1、讓孩子穿得輕薄一些,鼓勵他多去戶外環境中活動,這樣能讓孩子呼吸新鮮空氣,曬曬冬天的太陽,增強中樞神經系統對體溫的調節功能。孩子會逐漸適應寒冷環境,提高御寒能力。

  2、讓寶寶進行“冷氣浴”。冷氣浴就是把身體裸露在冷的空氣裡,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孩子在就寢及起床時把貼身內衣都脫掉,讓全裸的身體暴露在空氣中。

  4歲以下的孩子裸露身體,只需要調換衣服時的那麼一點時間;大於4歲的孩子裸露身體,大約30秒~2分鐘,一般以不引起惡寒和寒顫為原則。

  5歲以上的孩子還可以在每天午睡起床後,毛衣外不穿外套,到院子裡或小區裡跑步15分鐘。

  注意事項:冷氣浴一般適用於身體健康的孩子,在孩子患病時不宜進行冷氣浴。例如,發熱、嘔吐、腹瀉時;孩子打不起精神,不想吃東西甚至拒絕進食時;發燒經過治療,退燒後不到兩晝夜(即48小時以上);劇烈運動後,有哮喘的孩子也不宜進行冷氣浴。

  小提示:

  培養孩子的耐寒能力不能只靠一天兩天的操練,孩子應該經常到大自然中去玩。冬天,父母可以帶孩子去滑冰、打雪仗,孩子心情愉快,也能增強身體的抗寒能力。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警惕小兒腹瀉引發大疾病!

禍及心髒  陽陽生日那天吃了好幾支冰棍兒,晚上就肚子不舒服,並拉了幾次稀便。陽陽媽趕忙從藥箱裡取來黃連素給他服下。  第二天陽陽感覺肚子好了些,可是胃口變差、體溫也有些輕微上升。陽陽媽誤以為黃連素作用太弱,便換

肺炎疫苗幾歲打合適

根據衛生部的調查,我國5歲以下兒童因患肺炎每年每例病人所需的醫療費大約在4000-5000元,給社會和家庭造成了嚴重的損失和經濟負擔。  寶寶肺炎寶寶疾病寶寶呼吸疾病  導致兒童肺炎的病原體很多,其中,B型流感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