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宜母乳喂養的10種情況
寶寶篇
1.患有半乳糖血症這種有先天性半乳糖症缺陷的嬰兒,在進食含有乳糖的母乳、牛
乳後,可引起半乳糖代謝異常,致使1-磷酸半乳糖及半乳糖蓄積,引起嬰兒神經系統疾病和智力低下,並伴有白內障,肝、腎功能損害等。所以在新生兒期凡是喂奶後出現嚴重嘔吐、腹瀉、黃疸、神萎、肝、脾大等,應高度懷疑本病的可能,經檢查後明確診斷者,應立即停止母乳及奶制品喂養,應給予特殊不含乳糖的代乳品喂養。
2.患有楓糖尿病這是由於嬰兒先天性缺乏分支酮酸脫羧酶,引起的氨基酸代謝異常,臨床表現特點是喂養困難,嘔吐及神經系統症狀。多數患兒伴有驚厥、低血糖,血和尿中分支氨基酸及相應酮酸增加,有特殊的尿味及汗味。患有本症的寶寶應給予低分支氨基酸膳食,國外已有此種奶粉,可避免這種損害。另外要注意喂食母乳要少量。
媽媽篇
3.患慢性病需長期用藥如癫痫需用藥物控制者,甲狀腺功能亢進尚在用藥物治療
者,腫瘤患者正在抗癌治療期間,這些藥物均可進入乳汁中,對嬰兒不利。
4.處於細菌或病毒急性感染期母親乳汁內含致病的細菌或病毒,可通過乳汁傳給嬰兒。而感染期母親常需應用藥物,因大多數藥物都可從乳汁中排出,如紅霉素、鏈霉素等,均對嬰兒有不良後果,故應暫時中斷哺乳,以配方奶代替,定時用吸乳器吸出母乳以防回奶,待媽媽病愈停藥後可繼續哺乳。
5.進行放射性碘治療由於碘能進入乳汁,有損寶寶甲狀腺的功能,應該暫時停止哺乳,待療程結束後,檢驗乳汁中放射性物質的水平,達到正常後可以繼續喂奶。
6.接觸有毒化學物質或農藥有害物質可通過乳汁使嬰兒中毒,故哺乳期應避免接觸有害物質及遠離有害環境。如已接觸者,必須停止哺乳。
7.患嚴重心髒病心功能衰竭者,哺乳會使母親的心功能進一步惡化。
8.患嚴重腎髒疾病患有腎功能不全者,哺乳可加重髒器的負擔和損害。
9.患嚴重精神病及產後抑郁症患會對嬰兒的安全構成威脅。
10.處於傳染病急性期如母親患開放性結核病,各型肝炎的傳染期,此時哺乳對嬰兒感染的機會將增加。
盡管母乳喂養的適應症如此廣泛,但還是有少部分寶寶不能母乳喂養或不能完全母乳喂養,有些疾病是否能哺乳,到目前為止仍有爭議,媽媽可根據實際情況,衡量利弊後做出選擇。
![]() |
家庭教育中的“三應三忌”原則
古有三字經,“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所以很多家長總認為嚴格就是好的。而有的家長對孩子卻是百般遷就、溺愛,讓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這些都不算是好的家庭教育。 一.發現錯誤, |
![]() |
暑假是給孩子心理調整好時機
提到暑假,恐怕沒有幾個孩子和家長會認為這是什麼“假期”,對孩子不是“休息”,而是“戰斗間隙”,各自總結前一階段得失,盡快各自休整,補充&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