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醒:媽媽不要一看到大便有變化就開始緊張,怕寶寶消化不良。如果寶寶愛喝奶、愛笑,身體又沒有什麼不適,只要遵守了清潔衛生的原則,媽媽就沒有必要擔心。
怎樣判斷寶寶是否腹瀉?
判斷1根據排便次數
正常寶寶的大便一般每天1~2次,呈黃色條狀物。腹瀉時即會比正常情況下排便增多,輕者4~6次,重者可達10次以上,甚至數十次。
判斷2根據大便性狀
為稀水便、蛋花湯樣便,有時是黏液便或膿血便。寶寶同時伴有吐奶、腹脹、發熱、煩躁不安,精神不佳等表現。
食物引起的大便改變
胡蘿卜、菠菜等,寶寶第一次嘗試後,還不能完全消化,有時就會原封不動地被拉出來。這並不是消化不良,而是每個寶寶都會出現的情況,寶寶的消化道接受這些陌生的面孔總還需要一個過程。
這個時期,寶寶飲食過量會產生腹瀉。平時一直喂1/4個蛋黃,但寶寶特別想吃,媽媽就喂了1/2個,這可能就是腹瀉的原因,媽媽也沒必要緊張。
如果在給寶寶喂了他從沒吃過的蘋果、西紅柿以後,第二天發現大便裡混有胡蘿卜或西紅柿,而且水分較多,就說明,寶寶的消化系統還沒做好接受蘋果或西紅柿的准備,媽媽就暫時不要喂,過幾天再喂。
饑餓引起的腹瀉
當寶寶開始增添食物時,大便不好的寶寶會被認為是“胃腸弱”,因而常常被迫減少奶量,輔食也不添加了。寶寶經常處於饑餓狀態,也會產生腹瀉。
媽媽看到寶寶腹瀉仍認為是消化不良,看醫生、吃藥也不怎麼見效,使寶寶白受了很多苦。其實,只要在食物裡適當添加一些脂肪就會好,蛋黃泥、胡蘿卜泥常被用來治療這種腹瀉。
不加輔食也會腹瀉
這個階段的寶寶還會因為不加輔食而引起腹瀉。寶寶不斷長大,胃腸蠕動能力增強,母乳或奶粉已經不能完全滿足寶寶的成長需要,易消化、吸收的乳類食品基本沒有停留的時間,大便很稀且多,呈綠色。如果寶寶這時大便一直不好,媽媽一直不敢加輔食,就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
以上三種腹瀉只會使寶寶大便的次數、形狀與以前不同,除此之外,吃奶、玩耍一切如前。如果寶寶出現發熱、精神不佳、不想吃奶、吐奶等症狀就可能是細菌性腹瀉,就需要立即請醫生診治。
![]() |
防范意外的傷害,要從細節開始做
中午回家,電視裡正在播放記錄片,大抵是一小孩把釘子吞進了肚裡,醫生手術取釘的紀實片。奶奶看得心驚膽戰,說昨天兒子不知從哪兒摸了三個螺絲釘噙在嘴裡玩兒,幸好發現得早,要不也會出現這一幕。 看來日常看護孩子真要從 |
![]() |
新生兒危險信號的全面剖析
危險訊號one:呼吸急促 “寶寶突然喘個不停,該怎麼處理?需不需要馬上送醫?”、“孩子為什麼會呼吸急促?有什麼方法預防?”千萬不可小看呼吸急促的危險性,&ld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