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育兒新知 >> 爸爸在子女成長中“隱形” 親子關系如何挽救?

爸爸在子女成長中“隱形” 親子關系如何挽救?

    與子女“漸行漸遠”

  爸爸在子女成長中“隱形” 親子關系如何挽救?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教授石丹理通過對28所中學3300名學生的問卷追蹤調查發現,父親在行為控制、心理控制及與子女關系3方面的得分連續6年比母親低。例如在“父母有否主動了解子女在校情況”一題中,同意父親能做到的不足50%,同意母親能做到的卻超過75%,說明香港爸爸在管教子女方面參與率偏低。同時,超過一半的子女表示不會與父親分享生活瑣事和感受,卻有68.7%表示會主動與母親分享,顯示父親與子女關系較疏離。     香港明愛粉嶺綜合家庭服務中心督導主任李簡麗貞表示,受中國傳統家庭觀念影響,爸爸常被定型為“黑臉”,負責教訓子女。加之父親工作時間長,大多數子女都不會主動向父親傾訴心事。因此,父親在家庭的角色地位日漸下降,甚至與子女“漸行漸遠”。石丹理指出,這樣下去不僅會導致子女缺失父愛,對爸爸“無感”,還會令身兼多職的母親工作量增多,容易造成夫婦沖突。     原因:工作太忙了     出現這種情況,並非出於爸爸們的本心。事實上,大部分港爸認為,“能與子女溝通”和“有時間陪家人”,是好爸爸應具備的條件。然而,面對嚴重的工作和精神壓力,他們很難抽出時間來顧家。     香港工聯會社會事務委員會就爸爸壓力及與子女溝通情況做過一項調查,結果顯示,逾七成受訪者表示生活壓力大,有24%受訪爸爸每天平均至少工作11小時,若包含路途時間,可能長達14至15小時。     長時間工作,大大壓縮了爸爸們休息及與家人相處溝通的時間。有近20%港爸表示,自己根本沒有時間與子女或家人溝通。而有逾40%受訪者認為,由於沒有做到“能與子女溝通”和“有時間陪家人”,自己不是好爸爸。     對策:多作情感交流     如何打破這一局面?有專家建議,父親應與子女多作情感交流,即使身處異地,也要常通電話,說“我很掛念你”。周末多帶子女到郊野公園,陪他們在大自然環境中學習。   爸爸在子女成長中“隱形” 親子關系如何挽救?     一位香港政界人士表示,香港生活緊張,節奏快,工作量大,時間長,經常要去外地出差的人數以十萬計。但無論再忙,也應該放慢腳步,花點時間在子女身上。中國人,尤其是男性,感情內斂,愛在心中口難開。一年一度的父親節,應該破例有點表示。兩代人走在一起,不僅是親情,也是緣分。     也有專家建議,學校可舉辦與父親“約會”活動,讓父親花1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在校陪子女做勞作、讀書及吃茶點等;企業應鼓勵及容許父親請假出席學校活動,讓父親有機會增進親子關系;政府則應推動家庭友善政策,讓在職父母可以有更多時間與子女相處。   (實習編輯:吳敏雙)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最關鍵一步——培養好孩子責任心

    同樣地,他們對含辛茹苦養育他們的爺爺奶奶不僅沒有感恩的心,還打罵他們,甚至一些青少年犯罪案件中,還有孫子害死爺爺奶奶的慘案。為什麼呢?因為教育,隔代家長沒有把負責任的概念從小灌輸到孫

會厭炎 小兒急性會厭炎診療思路

急性會厭炎又稱聲門上喉炎,是一嚴重的進展迅速的會厭及其周圍組織的急性炎症,病兒可因炎症組織突然梗阻呼吸道而迅速死亡。  在以往的10年中,本病發病率已有明顯下降,通常是由有莢膜的細菌感染所致,在推廣計劃免疫以前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