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育兒新知 >> 老人不應該對孩子說的六句話

老人不應該對孩子說的六句話

  轉眼產假結束,媽媽就要重返職場了。寶寶的撫養工作,大多都交托給家中的老人。但是長輩們帶孩子,習慣用耳口相傳的育兒方式,有時的教育甚至是直接粗暴,真讓當爸媽的看不下去。
  帶寶寶,是一條和寶寶共同修行的路,和寶寶相伴成長的過程中,當面對老人們的不當教育,爸媽們要怎麼辦呢?呵斥指責?默不出聲?其實,老人的錯誤示范,更需要爸媽的巧妙化解,老人能發現錯誤,寶寶也能從中學習鍛煉,變得更加獨立堅強。


老人不應該對孩子說的六句話

  1、地板真壞,摔疼了寶寶,打它
  推卸責任
  寶寶摔了碰了,我們除了忙不迭的把寶寶扶起來,還有一個最具中國特色的舉動:打地、打桌子板凳,“懲罰”這些“傷害”寶寶的物體。導致寶寶摔倒的原因有很多,但一味責怪無辜的物體(地、桌子等)只會給寶寶傳遞一個非常錯誤的信息,這些舉動外化了寶寶該自己承擔的責任,讓他誤認為錯誤都是“別人”的,讓寶寶學會推卸責任。
  正確做法:寶寶自己要小心。
  在看到寶寶摔倒以後,用話語鼓勵寶寶自己站起來,這樣有助於培養寶寶剛毅的性格,幫助寶寶建立起克服困難的信心。
  2、寶寶乖,坐著別動
  不利於培養寶寶的獨立性
  老人們對寶寶總是有種含在嘴裡怕化了的感覺,怕寶寶出去磕著碰著,因此喜歡哄著寶寶說,乖乖自己一個人坐著,自己玩。這樣不僅束縛寶寶活潑的個性,也不利於寶寶的獨立性、創造性的培養,過分保護反而扼制了寶寶的獨立能力和自信心的發展,增強了寶寶的依賴性,容易使寶寶變的更加嬌氣。
  正確做法:給寶寶提供與其他小伙伴們玩耍的自由天地。
  培養寶寶良好的個性,必須給予他充分的生活自由,爸媽應該讓寶寶養成凡事都要主動試著做的意志。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爸媽一定要從實際出發,讓寶寶自己作出各種決定,允許他用更多的時間去玩游戲或學習新東西,這對寶寶獨立性與創造性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


老人不應該對孩子說的六句話

  3、不哭了,奶奶給糖吃
  易養成自我、任性等不良個性
  當寶寶哭了時,老人都愛用糖來哄寶寶。長此以往,如果寶寶一耍脾氣,老人就妥協,滿足他的無理需求,那麼,這樣下去會讓寶寶更加任性。要知道,過分的溺愛和遷就容易使寶寶產生自我中心意識,形成自我、任性等不良個性。
  正確做法:一定要堅持原則。
  平時,寶寶淘氣的時候,爸媽一定要堅持原則,因為擁有正確的教育觀念非常重要。要做到疼愛,但不溺愛。當寶寶出現任性行為時,爸媽一定要嚴格限制,不能輕易地妥協、退讓;並且,還要讓寶寶掌握自己行為的限度,要在他的心裡形成“不是什麼事都可以”的概念,對一些不合理需求加以限制。因此,爸媽在平時要讓寶寶知道哪些是可以的,哪些是不可以的,從而培養一定的規則意識和規范行為。
  4、別弄壞了,奶奶幫你拿
  易讓寶寶變得膽小、羞怯
  “寶寶,別動,奶奶替你拿。”這種情況在隔代教育中並不少見,老人對寶寶疼愛有加,過分關注,以至於事事代勞,處處遷就寶寶,限制寶寶學習技能的機會,導致寶寶出現任性、依賴性強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等問題。
  正確做法:讓寶寶自己來。
  寶寶經常因為好奇出現“破壞”、“搗亂”等看似有冒險性、但卻又有創新性的探究行為,老人若總急著阻止和評判,等於泯滅了寶寶的好奇心、冒險性和創新精神。容易讓寶寶變得膽小、羞怯。


老人不應該對孩子說的六句話

  5、髒,不要在地上玩
  束縛寶寶活潑的個性
  有的老人對寶寶的整潔、衛生、安全等顧慮較多,因而總是限制寶寶不准這樣,不准那樣,這樣會束縛寶寶的個性發展。
  上了年紀的老年人大都喜歡安靜而不喜歡運動與外出,而寶寶的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依賴於不斷地與外界接觸,激發其興趣,老人在給予寶寶新鮮刺激,培養寶寶認識事物、探究事物上的能力有限,還可能導致寶寶視野狹小,缺乏應有的活力  正確做法:在安全范圍內盡情的玩
  應鼓勵寶寶去玩沙、爬石子堆、黃沙堆等,其實只需穿上合適的衣服,注意安全即可讓他盡情地玩。這樣無拘無束的自由玩耍,會使寶寶的性格開朗起來。
  父母可以細心觀察,多鼓勵寶寶和性格開朗、身體健康、年齡比他略小一點的小伙伴一起玩耍,這樣既可以培養寶寶的自信心而且還可以相互幫助。
  6、他總是推你,別跟他玩兒了
  不利於寶寶學習人際交往規則
  擔心自己的寶寶小,被大寶寶欺負,這是人之常情,但是寶寶們的交往都是單純的,他們表達情緒很直接,多數沒有惡意。不同年齡階段的寶寶,都有他們世界的游戲規則,成人不要用自己的規則去“摻和”寶寶的世界。寶寶要在他們的游戲中學會合作、忍耐和協調,沒有這些東西,怎麼學得會規則?
  老人直接插手寶寶們的人際關系,會破干擾、破壞寶寶的正常交往。
  正確做法:當寶寶被其他小朋友欺負,應該找解決方法,告訴寶寶自我保護。
  首先要保護寶寶安全,其次要教會寶寶“制止暴力”。如果寶寶自己打了回去,那麼他會懂得憑借自己的能力可以制止別人的暴力。這時,爸媽應該引導寶寶“回擊時要注意分寸,不要攻擊、傷害”;如果寶寶是告訴了爸媽或長輩,則會懂得可以借助外界力量解決問題。
  隔代教育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對寶寶的個性發展有著極大的影響。父母一定要明確:自己才是教育寶寶的真正主角。所以,既不要為圖省事,寶寶一生下來就甩給老人;也不要怕老人慣壞了寶寶。 


   本文來自網絡,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權益,請聯絡我們刪除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預防為主,讓孩子遠離流感

初識甲型H1N1流感是我生完聰寶後一個月後,在坐月子裡期間,家裡人不讓我電視,包括看報紙也不讓,說月子裡看多了電視對眼睛不好,我乖乖照辦。直到滿月後,我才有機會看上了電視,讀上報紙,真是不看不知道啊,原來在我幸

兒童自閉症的行為治療措施有哪些呢

    兒童自閉症的治療辦法:    醫藥療法(physicalapproachestotreatment),由於受到主張自閉症和精神分裂症有關學說之影響,使得曾有一段時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