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育兒新知 >> 孩子不能洗澡的8種情況,都了解嗎?

孩子不能洗澡的8種情況,都了解嗎?

  1、給寶寶喂奶後   喂奶後馬上洗澡,會使較多的血液流向被熱水刺激後擴張的表皮血管,而腹腔血液供應則相對減少,這樣會影響寶寶的消化功能。其次,喂奶後寶寶的胃呈擴張狀態,馬上洗澡的話,容易引起嘔吐。洗澡通常應在喂奶後1-2小時進行。 孩子不能洗澡的8種情況,都了解嗎?   2、打過預防針後   寶寶打過預防針後,皮膚上會暫時留有肉眼難見的針孔,這時洗澡容易使針孔受到污染。寶寶打過預防針後,父母最好等到第二天再給孩子洗澡。 孩子不能洗澡的8種情況,都了解嗎?   3、頻繁嘔吐或者腹瀉時   洗澡時難免會搬動寶寶,使嘔吐情況加劇,不注意時還會造成嘔吐物誤吸。另外,洗澡也會給孩子增加著涼的風險,加重孩子不舒服的症狀。   4、發熱或熱退48小時內   給發熱的寶寶洗澡,容易使寶寶出現寒顫,甚至發生驚厥;同時,不恰當的洗澡方式會使皮膚毛孔關閉,並導致體溫升高,致使寶寶體內髒器供血不足。另外,發熱後寶寶的抵抗力極差,馬上洗澡很容易遭受風寒,引起再次發熱。 孩子不能洗澡的8種情況,都了解嗎?   5、發生皮膚損害時   寶寶有皮膚損害時,諸如膿疱瘡、疖腫、燙傷、外傷等,不宜洗澡。因為皮膚損害的局部會有創面,洗澡會使創面擴散或受污染。如果在寶寶皮膚有損害的情況下洗澡,遇到不干淨的水,會加重寶寶皮膚的損害程度,或引發一系列不必要的並發症。   6、低體重兒要慎重洗澡   低體重兒通常指出生體重小於2500克的寶寶。這類寶寶大多為早產兒,由於發育不成熟,生活能力低下,皮下脂肪薄,體溫調節功能差,很容易受環境溫度的變化出現體溫波動。這類特殊情況的寶寶要慎重決定是否洗澡。 孩子不能洗澡的8種情況,都了解嗎?   7、打不起精神、拒食   當寶寶精神不好,不想吃東西甚至拒絕進食,有時還出現傷心、愛哭的表現,這可能是寶寶生病的先兆或者是已經病了。這種情況下給寶寶洗澡,會使寶寶身體受創,導致寶寶發燒或加劇病情發展。   8、寶寶患重病時   當寶寶有肺炎、缺氧等嚴重疾病時,更應避免洗澡,以防洗澡過程中發生缺氧等而導致生命危險。

  本文來自網絡,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權益,請聯絡我們刪除。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少讓孩子吃含激素類的食物

“醫生,我發現女兒這兩天乳頭開始突起了,她才四歲怎麼會這樣呢?”“醫生,我家孩子下體開始不規律出血了,是怎麼回事啊?”面對醫生,家長們無不一臉驚愕狀。19日,記者

專家建議兒童及時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曾光教授說,五歲以下兒童是肺炎死亡高峰人群,而肺炎鏈球菌是我國兒童肺炎的主要病原體。肺炎鏈球菌感染不僅可導致肺炎,還可導致中耳炎、腦膜炎等疾病。他表示,由於肺炎鏈球菌疾病嚴重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