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公立小學取消一二年級數學課
李志猛是數學教師出身,2012年擔任小學校長之後,便開始籌劃此項改革,嘗試取消一二年級的數學課程。2013年嘗試招收了兩個班作為試點,實踐至今,學校已有24個班取消了數學課。他認為低齡帶的孩子記憶力好,邏輯性差,而數學恰恰是門需要邏輯的課程。小學數學知識點不多,卻容易讓低年級孩子死記硬背,“學暈了”。
網友有話說
別鬧了,還有這好事,真是讓人醉了。@眼淚中明白
到現在都不曾忘,哥哥拿著我一年級數學試卷,不屑地說,這麼簡單都不會,至此數學一蹶不振。@最愛酸奶
有魄力,想沒想過,高考也不考數學,讓俺們娃徹底解放。@寶貝媽咪
學習數學,就是要學習嚴謹邏輯和思維,小學生應該有自己的思維了。@梧桐雨
為我們的校長點贊,太有勇氣了。@你的王姐姐
弱弱地問一句:學校終究會為了趕上其他學校的進度而在三四年級學多本教材呢?@優優寶貝
支持方:不想讓數學就用來考試
學知識是目的,上課是方法,如果真能寓教於樂,而不是把學生困在教室裡聽老師講,或者動辄使用題海戰術,那這樣的創新是值得鼓勵的。相信,對數學學科教育規律有很深的研究的人有權利提出創新。
反對方:還是循序漸進好
孩子一、二年級的數學,知識內容簡單,很快就能學會,沒必要為了個噱頭,讓孩子以後來大補特補數學。尤其是現在統一全國教學大綱,誰敢保證,不會為了進度而到三、四年級加緊學數學,還是循序漸進好。
關注:拉開學生差距的是數學思維
數學從來都不是解題的過程,應該解放孩子的手腳,更應該解放孩子的思維。簡單來說,到了高年級,真正拉開學生差距的,不是其他,正是數學思維。所謂數學思維,它在你看到題目的那一刻起,就開始了,整個過程包括:觀察、分析、比較、概括、提煉、總結和反思。
提醒:一定要注意孩子興趣的培養
如果忽視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那麼就是不成功的。如何通過數學啟發孩子的好奇心,鼓勵孩子多提出問題並尋找解決的方案很重要。家長也需要為孩子營造培養數學思維的環境,讓孩子在實際中解決數學問題。比如一個停車場裡,開來幾輛車,又開走了幾輛車,這是一個常見的生活場景,卻內含著數量關系。
![]() |
假期家長要警惕兒童燒燙傷
張女士有兩個孩子,大兒子小雨今年6歲,在幼兒園讀大班。寒假期間,張女士照看兩個孩子實在忙不過來。昨天上午,正當張女士在衛生間洗衣服時,突然從客廳傳來兩個孩子的哭喊聲。聽到哭聲後她趕緊沖出來,發現桌上的保溫瓶被打 |
![]() |
注射青霉素可治療重度肺炎
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