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症狀有哪些?
1、發燒。手足口病的早期症狀,多為寶寶開始發燒,體溫從低到高,同時會伴隨咳嗽、流鼻涕等症狀,這時候媽媽們就要注意了,盡量避免將寶寶帶到人多的地方去,避免病情加重的同時,也為了防止疾病的傳播。當寶寶高燒持續不退的時候,媽媽們一定要到醫院就診,延誤病情就不好了。
2、口腔、手部及腳部出現疹子。這是手足口病的一個很明顯的表現了,口腔部位會出現潰瘍,今兒使得寶寶在進食的感覺到不適,從而發生厭食等症狀。另外,在手部、腳部等會有小水泡等現象,根據寶寶的體質會分布得可能不適很均勻。不過這種疹子在寶寶好了之後也不會在皮膚上留下任何印記,所以媽媽們大可放心。
3、咳嗽、厭食、嘔吐。前面兩點有說到,寶寶身體上的一些不適會引起這些症狀的發生,媽媽們可是一定不要忽視呀。

患上手足口病爸媽最擔心的的是寶寶的身體,怎麼治療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屬於自愈性疾病,在治療期間要注意多飲水,飲食吃一些清淡食物,不要吃太涼的食物,一般的病程是7天,需要觀察治療,不嚴重的情況,是不用藥物治療的,嚴重時,是可以口服利巴韋林顆粒治療,出現反復發熱食欲下降時,最好輸液補液。
1、局部治療
口腔用0.1%依沙吖啶或銀花、甘草煎水含漱。病損處塗冰硼散、1%金霉素甘油等。
2、全身治療
全身症狀明顯者給予廣譜抗生素或磺胺類藥。抗病毒可選用病毒靈0.1g,口服,每日3次。
3、中藥治療
藥夏枯草、板藍根或大青葉、連翹、貫眾、金銀花、甘草煎服,重症可使用干擾素。口腔潰瘍用金霉素軟膏或2%利多卡因或2%龍膽紫溶液外用。
一旦發現感染了手足口病,應將患兒隔離,以免引起流行蔓延。寶寶應留在家中,直到熱度、皮疹消退和水疱結痂。一般需要隔離2周。寶寶用過的物品要徹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曬。寶寶的房間要定期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新鮮、流通,溫度適宜。有條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進行空氣消毒。減少人員進出寶寶房間,禁止吸煙,防止空氣污濁,避免繼發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