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養好處多,因此也成為許多年輕媽媽的第一選擇。但是,沒有經驗的新媽媽進行母乳喂養,也面臨著許多疑惑:母乳不夠怎麼辦?怎樣知道寶寶吃飽了沒?下面我們來看看專家的解答文章。
這天一位初為人母的年輕媽媽打來咨詢電話,從電話裡的聲音可以聽出她的心情很焦急:“母乳喂養怎麼才知道寶寶吃飽了呢?我的母乳不足,有什麼辦法能讓我的乳汁更多些呢?我真擔心寶寶吃不夠,長不好。”
我們來解答這兩個問題。首先,怎樣才知道孩子吃飽了呢?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粗略估計:
1.如哺乳後嬰兒有滿意的表現,並能安睡2小時以上,則每次喂奶15~20分鐘即可。
2.觀察嬰兒的體重增長情況,若體重增長良好就表明奶量足。怎樣才算體重增長良好呢?小兒體重增長速度與年齡有關。生後最初3個月長得最快,約每周增加200~300克,其後漸慢。3~6個月大時,每周增加20~100克。總而言之,4~5個月時體重約為初生體重的2倍,1周歲時約為3倍。若孩子的體重增長速度符合上述情況就說明體重增長良好。
3.若嬰兒體重增長慢,就要了解母乳是否充足,可以通過以下方法粗略估計奶量,喂奶前、後各稱體重1次,其差額就是食入的奶量。把整天各次攝入奶量加起來就得到每日平均奶量。例如全日乳量為800毫升,根據每100毫升母乳含68千卡熱量,再根據小兒的體重推算全日所需的熱量,兩相比較便可知熱量是否與需要熱量接近或相差甚多,從而調整攝入的奶量。3周至1歲的小兒,每次所需的熱量一般為100~110千卡/千克(體重)。
確實,有很多初為人母的年輕媽媽為乳汁不足而寢食不安。以下介紹一些簡便有效的方法促進母乳分泌,以解燃眉之急。
早開奶、勤吸吮這是促使乳汁增多最有效的方法。乳汁的分泌是泌乳反射和噴乳反射共同作用的結果,及早給嬰兒吸吮母乳,通過刺激乳頭及乳暈上的神經末梢,反射性地使腦垂體釋放催乳素和催產素,它們經血液循環至乳房。催乳素能促使乳腺細胞分泌乳汁,吸吮次數越多,乳汁分泌就越多;催產素則促使乳腺導管肌肉收縮,使已分泌的乳汁經輸乳管從乳頭噴出,這種噴乳反射使嬰兒更容易、更多地吸吮到母乳。寶寶吸吮次數越多、越有力,這種反射就越強烈。所以剛出生的嬰兒一天至少要喂8~10次,尤其夜間更要堅持喂哺。
要有正確的哺乳方法每次哺乳時母親應取輕松舒適的體位,用乳頭輕觸嬰兒口唇,當嬰兒口張大的一瞬間,柔和地將乳頭引入他口中,使他能含住乳頭和大部分乳暈,呈“魚嘴”樣口形,舌頭位於乳頭下,勺狀環繞著乳頭。這樣在吸吮時才能充分擠壓乳暈下的乳窦,使乳汁排出,同時還能有效地刺激乳頭上的感覺神經末梢,促進母親泌乳和排乳反射。每次哺乳時一側乳房吸空後再喂另一側,每側至少10分鐘以上,以充分排空乳房。這不僅有利於泌乳,還可讓嬰兒吸到最後一部分脂肪含量較高的乳汁,有利於嬰兒生長發育。早產兒或小嬰兒由於吸吮力差,往往吃幾口就睡了,此時可輕拍他的面頰,輕輕擰他的耳朵,喚醒後繼續哺乳,如果仍然不吃,待醒後再給他吃飽。否則,每次都只吃幾口,不利乳房排空,會使乳汁日趨減少。
保證充足的營養哺乳期母親每天攝入的營養,除供給自身的營養需要外,約50%~60%都轉變為乳汁。因此,每日飲食中保證乳母有充足的營養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蛋白質的供給直接影響到乳汁的質量。每日膳食中應盡量選用蛋類、瘦肉、乳類、大豆及豆制品中的優質蛋白質,進食一定量的綠色蔬菜、水果,以補充各種維生素。同時,特別注意供給一些催乳的湯類,如鲫魚湯、豬蹄黃豆湯、酒釀煮蛋等,以促進乳汁分泌。還可以加服中藥催乳,如當歸、木通、炒川芎、王不留行、黃芪等,或針刺乳根、膻中、足三裡等也很有效。
要有愉快的情緒母親的心理因素是母乳喂養成敗最關鍵的因素。乳母心情舒暢、情緒穩定,會促進乳汁分泌;相反,不必要的擔心、焦慮和緊張會直接影響泌乳,因此,一旦母嬰一方生病,暫時不能哺乳時,母親千萬別著急,要堅持每天擠奶,排空乳房,以保證乳汁不斷分泌,病愈後仍可繼續哺乳。
乳母要保證充足睡眠由於晝夜頻繁哺乳,母親感到疲勞。睡眠不足、過於疲勞都會使乳汁分泌減少。因此,要調節好生活節奏,以便保持體力,並有充沛的精力喂哺寶寶。
另外,家庭中每個成員都應成為母乳喂養堅定的支持者和鼓勵者。不要一遇到嬰兒哭鬧或奶量不足,就責怪母親乳汁不養人,匆忙給寶寶選擇昂貴的奶粉。實際上,此時應尋找原因,然後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
![]() |
給寶寶選鞋應注意的事項
琳琳3歲半,但最近琳琳小姨發現琳琳走路不對勁:“怎麼像個小鴨子啊,吧嗒吧嗒的。”這讓媽媽警惕起來,趕緊帶琳琳去醫院檢查。醫生說,琳琳走路像個小鴨子,是由於扁平足造成的。“可我 |
![]() |
秋季感冒多 擤鼻後要洗手
秋季氣候多變,人體消耗較大,免疫力下降,病毒乘虛而入,其中最為常見的是呼吸道疾病。 醫療氣象學家研究證實,感冒與氣象要素的變化值關系最大。例如,感冒發生的概率與一天中的平均氣溫有關系。初秋時節,早晚溫差大是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