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育兒新知 >> 孩子經常“郁悶”父母有責任

孩子經常“郁悶”父母有責任

  “孩子似乎早戀了,但是我們做父母的根本無法跟他溝通。”“孩子看上去天天像有心事似的,我們干著急沒辦法。”……不少為人父母者在面對孩子時似乎總是束手無策,再三歎息“現在的孩子真是難帶啊”。做慣了對孩子心理健康的研究和診斷,上海心理咨詢中心青少年行為門診部杜主任同樣也經常思考這個問題,在衣食早已無憂的今天,孩子們為什麼感受不到幸福,體會不到快樂?他認為這跟孩子父母的教育有關。

  孩子要減負家長要加負

  在教育界一直為孩子學業減少負擔的同時,不少孩子依舊產生郁悶、抑郁傾向,杜博士認為,許多是孩子內心的壓力直接導致,而這壓力的源泉往往來自父母。因此,為了幫孩子找回心理上的快樂,孩子要減負,家長要加負。

  孩子減負,關鍵在於減輕其心理負擔;家長加負,關鍵在於加強對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視。家長在對孩子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質、能力技能等方面的關注要“加負”的同時,對孩子的考試分數等方面的關注要“減負”。

  孩子面前別說配偶壞話

  在現實中,越來越多的孩子生活在問題家庭和單親家庭,其中,不少孩子因此產生喪失愛、被遺棄、不安全的感覺,就很容易患上抑郁症等心理障礙。

  專家特別提醒,夫妻間的裂痕不能影響父母對孩子的愛。不少夫婦在孩子面前爭著說對方的壞話,甚至讓孩子仇恨對方,這就會刺傷孩子的心靈,因為對孩子來說,無論怎樣,一個是親生父親,一個是親生母親,孩子根本不願意失去任何一個。所以,如果夫妻感情破裂,不得已非要選擇離婚,父母不應該自私地考慮自己的得失,而應采取克制、理智、心平氣和的態度告訴孩子,即使父母親今後不在一起了,父母雙方仍然關心他、愛他。哪怕將來出現了繼父或者繼母,父母仍會愛他,讓孩子逐漸接受這一事實,完成心理上的跨越。如果處理好了,單親家庭對孩子只能算多了一次特殊的經歷,心理上的負面影響不會太大。

孩子經常“郁悶”父母有責任

  不要輕易判斷孩子早戀

  早戀行為是被心理學家否定的,但同樣被心理學家否定的是家長對早戀的擴大化,無端把純潔的友情當成愛情,也會傷了孩子。這些家長把早戀視為洪水猛獸,戴著有色眼鏡對孩子正當的交往嚴加干涉,在同齡人面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造成孩子厭學、厭世,出現抑郁傾向。

  孩子是非常需要到年齡相仿的小朋友當中去交往的,但是到了青春期,孩子對性產生了好奇,這不僅要求父母恰當地給予性教育,還要求父母正確區分戀情和友情。兩者的區別在於戀情是帶有排他性的,友情是沒有排他性的。也就是說排斥其他的東西,兩個人在一起,不允許第三者參與,這就帶有排他性,這就叫做戀情;兩個人在一起交往,希望別人參與進來,這就叫做友情。所以,孩子之間不管是和男的接觸,還是和女的接觸,只要不帶有排他性,就叫做健康的好的感情,父母就要支持。

  如何對孩子做快樂教育

  杜博士指出,孩子從小性格的形成與父母早期的教育有很大關系。想讓孩子快樂一生,父母也要從小進行快樂教育。

  (1)讓孩子自己選擇讓孩子自由地做一些選擇,是培養他形成快樂性格的一個重要因素。當然,父母在大多數事情上不能不做主,但有些事讓孩子做決定也無妨。

  (2)與人和睦相處與人關系融洽是快樂的一個重要條件。父母可以盡量安排孩子常與別的孩子一起玩。

  (3)別把孩子寵壞給孩子太多會令他們誤以為追求物質就是快樂之源。

  (4)培養廣泛的興趣快樂的人過的生活很平衡,因此他們可從多方面得到快樂。

  (5)教導孩子不屈不撓做父母的要指出任何困難情況都會有一線轉機,倘若經過努力也沒能扭轉情況,父母便應幫助孩子尋求安慰自己的辦法。教導孩子做些平復他們心情的活動。

  (6)建立快樂幸福的家幫助孩子尋找持久快樂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父母自己生活得快樂,而且要向孩子解釋為什麼他們感到快樂。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兩歲以內兒童應接種肺炎疫苗

美國“網絡醫學博士”網站引用的一篇論文表明,肺炎疫苗能夠有效地控制兒童因患肺炎住院接受治療的幾率。這為鼓勵孩子們接種肺炎疫苗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據了解,這項研究由美國約翰·

小學生交往問題:嫉妒

張行在班裡總是容不下別人,看到別人長得比自己漂亮,衣服穿得漂亮,就說人家是出風頭;看到別人成績比自己好,就說人家是考試作弊;看到別人比自己行,超過自己,則心中就不愉快、焦慮,總想發洩或攻擊他人。  [分析]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