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為幾個月的寶寶什麼都不懂,其實他們的模仿能力很強,求知欲很強,也特別喜歡學大人的樣子。
外孫女好好10個月時,我無意中逗她玩,把嘴巴閉緊,發出“撲撲”的聲音。想不到這小家伙馬上學會了,像我那樣“撲撲”地發出聲音,而且不停地逗我們,還濺出了毛毛雨似的口水,那樣子很可笑也很可愛。後來弄久了,我們要她停下來,她還不願意呢。
後來我把他外公穿的警服上的那幾個發白光的“警察”兩字指給她看,她像發現新大陸似的馬上喜歡上了它,然後就不停地讓我把那地方指給她看,一見那兩個地方就開心地笑。她爸爸是警察,看來她也喜歡警服呢!
如果我們要她打什麼東西,她就舉起手臂使勁地拍打;拿著玩具用手腕搖幾下,然後對她說,“搖呀搖”。她很快就學著我們的動作搖了起來;對著一些她不能動的東西教育她:“不要不要!”她也跟著又是做表情又是搖手的,表達自己也“不要”的意思……呵呵,真是神奇啊!
現在,我在家裡掛了圖片,指著圖上的動物:這是“小狗汪汪”、這是“大公雞”、“這是小鳥”,這樣反反復復說了幾次。然後每次把東西指給寶寶看,結果只要我說出某種東西的名字,她的目光就會馬上看向那裡,認得很准確呢。還有家裡的一些固定擺設品,經常對她說這是什麼那是什麼,然後經常問她:花在哪裡?照片在哪裡?電燈在哪裡……她的眼光基本都能按我們所說的東西認准其位置。
由此,我意識到,寶寶的智力開發其實從生下來就可以開發了,你開發得多,她學得也多。媽媽們可別錯過早教的機會哦!
專家點評:好好外婆說得對,孩子的智力從生下來就可以開發了。譬如:嬰兒在出生時見光就能夠閃眼、瞳孔可以對光反射,就有聽覺等,這都是智力的內容。以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智力發展越來越能夠被成人體會到。就拿語言發育來說:它要經過發音、理解和表達三個過程。新生兒就會哭叫,但是在遇到饑餓、疼痛等不同情況時,哭叫聲在響度、時間和音調上是有差別的,細心的家長也一定能夠感覺到這一點。接下來,孩子在與人及事務的聯系過程中逐漸理解語言,在反復的刺激強化下,自己就慢慢地學會應用語言了。
好好在外婆的反復強化下理解了部分語言,開始能夠用動作表達並與大人交流,這更會激發她學習語言的興趣,慢慢地她就能夠用話語來表達了。一般來說,語言的發育和理解與分析能力有關,良好的語言發育有利於孩子今後的學習,建議家長可適當地給孩子進行良好的刺激,讓孩子變得更健康聰明!
![]() |
男孩患先天成骨不全症 “玻璃娃”變“鋼鐵俠”
深圳的6歲男孩小峰患有先天性成骨不全症,生下來就是“玻璃骨”,輕微的碰撞都可能導致骨折。一年前,由於雙腿骨折過多,慢慢彎成交叉的環狀,看起來就像整天盤腿坐著,無法站立。在3D打印技術的幫 |
![]() |
孩子為什麼都愛爭“第一”?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結果:孩子在3~3歲半的時候競爭意識就日益強大起來,他們會不斷地和他人參照,不斷地更改參照系數——評判標准、不斷地用比較來評價別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