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學習第二語言的黃金時期是從出生到7歲,大腦在這個階段最易接收第二語言的聲音和模式。
研究人員希望研究成果能幫助成人更輕松地學習外語。
“雙語”寶寶
與生俱來的能區別各種語言發音的能力在1歲左右開始退化
每一種語言都有獨特的發音規則。科學家發現嬰兒具有與生俱來的能力,能夠區別各種語言的發音,但這種能力在嬰兒1歲左右開始退化。美國華盛頓大學的帕特麗夏·庫爾博士通過一個例子證明了這個觀點:日本人無法區分英語中字母“L”和“R”的發音,rake和lake經常被混讀。但一名7個月大的日本嬰兒對“L”和“R”的發音能正確區分,嬰兒長到11個月卻喪失大部分區分兩種發音的能力。
在雙語環境中長大的孩子,與只學一門語言的孩子花同樣時間便可以掌握兩門語言。一般來說,“單語”和“雙語”寶寶都是1歲左右開始說話,到1歲半時大約能夠學會說50個單詞。而意大利的研究人員通過實驗發現,“雙語”寶寶不僅不比“單語”寶寶學習語言花費的時間多,而且雙語教學還能使孩子的大腦變得更加靈活。
研究還發現,7歲是學習新語言的最佳時間,一旦過了青春期,人們學習語言的能力就會顯著下滑。
補救教學
從孩子學習語言的魔力中提取原則方法用於成人語言教學
“我們認為可以從孩子學習語言的魔力中,提取一些原則、方法,然後把這些方法運用於成人語言教學,讓成人的學習更輕松。”庫爾說。
她參與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致力於將這種語言教學課程變得更具操作性。庫爾與日本科研人員共同開發了一個計算機語言教學程序。這個語言教學程序用“媽媽腔”教學,“媽媽腔”誇張的語氣和緩慢的語速就像是父母在教幼兒說話。一些日本大學生借助這個語言教學程序學習後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庫爾還建議家長們盡早讓孩子接觸外語,會說外語的家長可以在家裡說外語,或是定時讓孩子身處另一種語言環境。
“你會驚喜地發現,孩子們以海綿吸水的速度學習外語。”她說。
![]() |
小兒便秘的常識有哪些呢
提到便秘,大家並不陌生,而且很多的孩子是很容易出現便秘症狀的,這會讓孩子出現哭鬧的情況,同時帶給家長很多的困擾,這種疾病是極其多見的,多了解一些相關的知識,對於我們來說有著很大的幫助,了解一下常識有哪些。 小 |
![]() |
小兒麻痺症康復訓練需注意什麼?
一般來說應注意以下幾點: ⑴掌握適當的訓練尺度、數量和方法。 訓練量不夠,無明顯效果;而訓練過量又可造成肢體的損害,比如:肌肉拉傷、關節腫脹、骨折脫位等等。所以必須掌握好這個尺度,訓練量要適當。 ⑵訓練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