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兒童心理 >> 愛“發呆”寶貝會有問題?

愛“發呆”寶貝會有問題?

  很多孩子愛發呆,家長總是擔心會不會是因為孤獨症惹的禍,愛“發呆”寶貝到底有沒有問題呢?

  網友左藍:不知道其他孩子有沒有這種問題,我們家天天從1歲多開始,就好像為自己創造了一個自己的世界,家裡人都覺得他比其他孩子呆,特別小的時候,我擔心他有孤獨症的傾向。但是大一點,跟其他小朋友也玩得很好,沒什麼其他異常,就是干什麼事情都很投入。一個故事要聽很多遍,聽的過程中經常會走神發呆。

  外公是工程師,平時少言,喜歡搞點小發明,他就跟著他後面錘錘打打的。估計是這個養成了他對一件感興趣的事情關注時間比較長,比如他最近想做一個奧特曼的眼罩,就一個人在他臥室折騰了好幾個小時,吃完中飯還繼續去弄。我覺得他這樣不太跟我們交流,一個人會不會憋壞。

  如何定義發呆

  發呆其實是一個自我放松和自我調節的過程。“呆”是外人對他的感覺,以為他停止了思維,像木頭一樣。其實,恰恰相反,這正是人內心最活躍的時候,只不過是天馬行空,獨往獨來,和外部隔絕開了,但那才是他自己的世界。

  孩子需要獨處,需要自省,需要有完全自由、自主的內心生活,“發呆”正是這樣的內心生活的一種,是一種比較輕松的狀態。

愛“發呆”寶貝會有問題?

  發呆可以釋放壓力

  日常生活中孩子也有很多焦慮以及壓力,這就需要一些釋放的途徑。發呆實際就是孩子放松的一種途徑。他在這個時候忘記了或者說忽略了壓力的存在,這是一種自我調節,從而能夠達到心理上的自愈。

  另外一種狀態,就是孩子沒有什麼特定的問題在想,像我小時候很愛做飯,很愛一直盯著爐火看,思緒也似乎彌漫在那火光中。那時用的都是柴火,那火苗紅彤彤的不停地在那裡跳動,看似沒什麼變化,其實卻一直在變化,這時候的思維也比較自由,會打破一些常規的思路,這是一種自由的狀態,所以孩子發呆的時候,我不願意打擾他。

  千裡之行,始於寧靜

  心煩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一個人待著。為什麼古人在重大活動前都要齋戒,就是為了讓自己靜下來,停止奢華和熱鬧,簡化感官的享受,讓內心回到寧靜之中。靜下來的人,不僅獲得智慧,而且獲得力量。所以古人說“非寧靜無以致遠”,千裡之行,始於寧靜。

  所謂寧靜,並非只是不吵鬧,安安靜靜坐在那裡。真正的寧靜是一種心靈的從容、純淨和平和。靜下來,你才能和自己在一起,才能聚集內在的力量,才能全神貫注去解決問題。學會獨處,學會自省,從這種意義上來說,寧靜致遠,人要做成任何一件大事,都必須要有內在的覺醒,才會產生動力。

推薦閱讀:

狂犬疫苗打一針可以嗎?

寶寶嗆奶後如何急救?

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吃什麼食物好

乙肝疫苗的有效期是多久

2歲寶寶便秘可以每天喝蜂蜜水嗎?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千萬不要把兒童肺炎當感冒

   目前肺炎是危害孩童身體健康的“頭號殺手”。冬季是小兒肺炎疾病的高發期,而肺炎的某些症狀又和感冒相似,家長應注意辨別,以免延誤患兒病情。   引發小兒肺炎的病因有

按情況去治療寶寶便秘

有的爸媽喜歡在寶寶飲用的牛奶或開水中添加些蜂蜜,以為這樣可使其大便通暢。但1歲以內的寶寶食用蜂蜜及花粉類制品,可能會因肉毒桿菌污染引起食物中毒。中毒後寶寶會出現持續1~3周的便秘,而後呈弛緩性麻痺,寶寶哭泣聲微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