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兒童心理 >> 失敗的教育影響夫妻關系?

失敗的教育影響夫妻關系?

  教育失敗能影響夫妻關系?這是否有些危言聳聽?

  夫妻有不同的類型,有的相濡以沫,很多年都互相扶持,一起走過;有的則三天一小吵,一周一大吵,但最後也不棄不離;有的最初甜膩得化不開,最後則勞燕分飛,各奔東西;有的開始找不到感覺,到後來,漸入佳境,彼此不在分離。

  一見鐘情固然好,多數夫妻其實不是前世修來的緣分,而是現世磨合的結果。“七年之癢”說明婚姻到了一個階段,大家相看兩厭、沒有新意,在這個充滿著誘惑的世界上,誰離不開誰呀!

  最近見到一個學生,她對我抱怨,夫妻雙方是同學,一起走過多年,好不容易到了碩士博士讀完,工作穩定、住房寬敞,孩子康健的階段,大家覺得沒有什麼可說了。每天上班工作,回家談談孩子,各忙各的去了,生活沒有漣漪,失去新鮮感,也缺乏創造活力。她覺得婚姻出了問題,但不知道應該如何去應對,肯定是沒有“小三”的介入,也不是財政出了問題。

  她說,似乎人生觀出現了問題,大學本科5年,碩士博士5年,10年的正規專業訓練,最後憑這個手藝養家糊口,但卻不是自己最喜歡的工作,所謂專業訓練,她很失望,只是為了拿到學位,做的一堆動物實驗都是毫無意義、抄襲、沒有新意和伴隨造假的工作,工作累且沒成就感,因為現在的病人缺乏對醫生和醫療行業的起碼尊重,大家只是消費關系,既然如此,我就提供消費服務,彼此沒有感覺,大家一拍兩散拉倒,如果出問題,不管性質如何,大家法庭見!丈夫貴為博士,但熱衷於發橫財,每天坐在計算機前是盯著股票行情的漲跌,多年的學習卻沒有養成學習的習慣,甚至會厭惡看專業書。

  失敗的教育影響夫妻關系?

  “我們是實用的一代”,她直言不諱地說!

  我記得一句電影台詞:出來混,早晚要還的!這句話特別惡毒,卻十分精辟!

失敗的教育影響夫妻關系?

  現代中國教育體制的惡果之一,就是讓人讀書、死讀書、讀死書,最後,書讀完了,人走進了死胡同。更要命的是,年紀輕輕,卻失去了對讀書—這個可以持續一輩子的好習慣-的興趣。

  最近看到北大一教授撰文談到,中國近十年改革最失敗的兩個領域一個是醫療,一個是教育,現在,衛生部倒是承認醫療改革的失敗,並且已經開始了新一輪的醫改,而教育仍在維持著現狀。

  心理治療中的行為療法中有一種暴露療法,怕啥給你看啥!怕蛇吧,讓你先看蛇的圖畫,再遠看蛇的實物,直至近觀撫摸。恐高症的治療,催眠治療師可以陪著害怕者一起坐飛機,在飛機上進行放松催眠的訓練。

  其實,人生的開始,所有的孩子並不害怕學習,他們對新鮮的事物充滿著好奇心,樂於學習。在這個時候,父母先出現了,他們用“比較法”、“內疚法”、“暴力法”逐漸讓孩子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比較法”是這樣的:你看看鄰居的小喬,年紀才8歲,就彈得一手的好琴,你自己把學習搞好,我們就謝天謝地了;“內疚法”如“爸爸媽媽一個月就賺這些錢,你花了一半,你今後要記得對得起你的爸爸媽媽啊!”;“暴力法”大家都熟悉了,所謂“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現代版應該是“棍棒底下出才子”,其實“孝子”變成了“孽子”,“才子”變成了“呆子”。

  在上面提到的治療恐怖症的暴露方法使用的前提其實是,在一個能夠接納、理解具有引導作用的治療師的陪伴和支持下,一個原本恐怖的人才會慢慢地恢復自信、脫離害怕,而對學習原本感興趣的孩子在那些和治療師的做法恰好背道而馳的父母老師的“特殊方法”影響下,終於形成了“學習厭惡恐怖症”。

  第二個出場的則是老師,導致這種恐怖症出現重要原因恐怕與現行一味強調高分,重評比、輕視文科教育的教育體制不無關系,將學習有固定答案的課程視為全部和最高目標,不僅培養了呆板無趣的學生,也造就了呆板無趣的老師。最後的惡性循環是學生老師的關系也變成消費關系,不僅學生變成了產品,老師也是產品之一。其實他們也沒有更新的招數啦,仍是沿用上述方法,“比較法”的具體應用就是把每次考試的成績排序公榜,“內疚法”有時進一步變成“羞恥法”,如把那些經濟條件差的學生請上講台,公開將助學金發給他們。據統計,某高校有過掛科的人群可高達70%。以前,僅僅是靠自己內心的羞恥感和內疚感都不會允許自己哪怕是靠得70分以下,老子說的沒錯,斯以為美而為之為不美,以為善而為之為不善。在強調內疚、羞恥感的今天人們逐漸變得沒那麼內疚了,沒那麼感到羞恥了。“暴力法”體不僅指軀體暴力,更指精神暴力。不時聽到老師對學生的謾罵、竭盡貶低之詞的新聞,罵你不好好學習,腦殼長在屁股上了、腦殘等都算輕的,罵你七竅通六竅算隱晦的,直接罵你本人還算仗“義”直言,往前直罵到你祖宗八代,往後罵你一輩子掃大街、吃垃圾不僅侮辱你,還侮辱清潔工人。精神虐待的另一種方式為不理睬,一些學習成績不好的、長相不討人喜歡的、家庭條件不好不能搞好老師關系的孩子遭到冷遇,可怕的是同學從老師那兒獲得的信息也將會用同樣的態度用於這些同學的身上。

  一個健康、有趣的人總有這樣的幾個特點:

  1、對生活充滿著樂觀的感受,這主要來自於他或她父母所具有的樂觀生活的態度,我是60年代生人,當時的生活與今天比起來是很苦的,我還深深地記得,在露天的操場上,黃昏後人們閒著無事,帶著一家老小,看《列寧在1918》的電影,其中的瓦西裡一句話:面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這句話大家當然都明白,讓我著迷的是在黑白閃爍的電影屏幕上,在簡陋的家庭條件下(和60年代中國情形很相像),這句話竟然傳遞出無比的溫暖、安全和平和的氣息。學習壓力大不要緊,環境壓力大也不要緊,父母的態度、老師的態度最要緊!那就是平和、保護、支持和接納的態度。

  2、有一些可以持續終身的“高雅”的愛好:以前,我對幼兒園老師培訓時問她們,在幼兒園老師的職責是什麼?多數回答“教孩子一些知識”,其實答案就是“好好陪孩子們玩”,現在,如果我問中學和高校老師同樣的問題,估計仍是“傳授知識”,可能還增加“掌握技能”。根據本人的親身經歷,直到碩士(甚至到博士)畢業,能夠真正掌握的技能不多,真正的技能是在工作以後逐漸掌握的,但在和自己當時已經病入膏肓的導師聊天接觸的過程中倒是學到一些“道”的東西。比如如何處理課題遇到困難時的焦慮?如何接待老外?如何把自己查房的思路表達清晰易懂?

  如果說在幼兒園的玩耍能夠幫助孩子克服原始的害怕和焦慮,那在高中至大學其實最重要的東西是找到一個人的“自我”和學會一些抗頓挫的能力,有一些特殊的技能如打籃球、會樂器可以延伸自己的“自我”,參加一些群體的活動如講演比賽或交誼舞訓練團體也可以找到“自信”,一些看上去有“怪癖”的人後來會成為某方面的翹楚也說不定,以前的一個同學嗜書乃至偷書,偷書乃至偷錢,被大家抓住,考慮他家現實的經濟的確困難,也沒把他如何,畢業後他也有一搭沒一搭地在醫學行當裡面好好干,最後成為著名的音樂人。之所以提出“高雅”的愛好是因為“高雅”能夠早就對人對己很平和的狀態,當我們與這些人接觸時有如沐春風的感受。一個“惡人”能夠把“惡”傳遞給對方,“雅人”傳遞的就是“雅”。

  3、有自己獨立的見解和對處理失敗的生活觀:獨立的人不一定孤獨,但他們一定能夠享受孤獨!年輕時需要花大量的時間用來學習,但更應該是用來獨立思考,養成獨處和發展創造性思維的能力。耐不住寂寞,和現實過多地接觸,也失去了向內對自我作探索的機會,其實,多數的挫折感來自於自己的內心。

  我們出生後大部分時間除了和父母在一起外,就是在學校和同學老師那兒度過的,因此,這些年積攢起來的一些習慣將會沿用在今後將花很多時間度過的夫妻生活中,夫妻的無趣除了來源於婚後生活的單調外,其實還和你養成什麼樣的習慣有關。

  能說這樣的教育方式和這樣的夫妻關系沒關嗎?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我們可以為震後兒童做些什麼

學齡兒童的心智並沒有完全長成,因此他們敏感,多變性強。這又增加了災後兒童心理建樹的難度。但是所有的人都有義務負起這個沉重的責任。本文從多個角度為您深入剖析應該如何展開對災後兒童的救助。  一、地震對兒童造成的6

提高孩子秋季抵抗力秘訣

時下,晝夜涼爽,中午炎熱,正是小兒容易發生呼吸道感染的時節。這與小兒體溫調節中樞和循環系統發育尚不完善,不能及時調節體內和體外溫度的變化有關。此外,處暑節氣後,小兒容易舌干口燥,大便干結,鼻塞干呵,一派&ldq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