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兒童心理 >> 我們可以為震後兒童做些什麼

我們可以為震後兒童做些什麼

  學齡兒童的心智並沒有完全長成,因此他們敏感,多變性強。這又增加了災後兒童心理建樹的難度。但是所有的人都有義務負起這個沉重的責任。本文從多個角度為您深入剖析應該如何展開對災後兒童的救助。

我們可以為震後兒童做些什麼

  一、地震對兒童造成的6大心理創傷

  1、經歷地震過程

  2、目睹地震過後災區現場的生離死別、屋塌地崩場景

  3、突然失去親人、朋友

  4、家庭房屋和校捨損毀,突然失去熟悉的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

  5、面對陌生人和不穩定的生活環境

  6、自己的傷殘

  2震後兒童常會出現的心理和生理反應回頂部

  二、地震後兒童常會出現的心理反應和生理反應

  1.恐懼、驚慌;煩躁不安

  2.悲痛、哭泣

  3.情緒麻木、遲鈍

  4.疏遠任何人

  5.擔心以後沒有人照顧自己、疼愛自己

  6.不願與大人分開,不願獨處,隨時需要親人陪伴,擔心親人離開後會一去不回

  7.特別膽小,害怕陌生人

  8.容易發脾氣

  9.不相信親人已經永遠離開,認為他們會再回來

  10.覺得自己是被去世的父母拋棄的小孩,甚至會對他們感到生氣

  11.覺得親人死亡是因為自己不乖所造成

  12.模仿去世親人的行為

  13.幼稚行為:吸吮手指、退縮

  14.反常的舉動,如特別乖、特別頑皮、故作堅強

  15.好像沒有發生任何事情一樣,沒有一點憂傷

  16.害怕將來的災難

  17.害怕與災難有關的自然現象

  18.身體不適:食欲差、呼吸困難、頭痛、腹通、全身無力

  19.睡眠問題:惡夢、夜間突然哭鬧、入睡困難

  3兒童少年最需要什麼的心理支持?

  三、兒童少年最需要什麼的心理支持?

  安全感,親人或信得過的成人在他們身邊,並向他們保證:

  1、事情過去了,目前是安全的

  2、我們會保護你

  3、我們不會離開你

  情感共鳴,向兒童表達你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1、我們知道地震時你非常害怕

  2、我們理解你的失去親人、失去學校、同學以後非常難過

  3、我們同樣有這些感受,也非常害怕、非常難過

  讓兒童知道每個人都有這些感受,這些反應是正常的。

  4我們能提供給孩子什麼心理支持?

  四、我們能提供給孩子什麼樣的心理支持?

  提供安全感和感情共鳴

  1.多陪伴孩子,入睡前陪他說話、講故事

  2.離開孩子前給孩子說好何時離開、何時回來,去做何事,向孩子保證你一定會回來,讓他放心,盡可能准時返回

  3.不要表現出過分恐懼、焦慮,讓孩子相信你是他的靠山

  4.向孩子介紹周圍的成人,安排與周圍的孩子在一起,建立臨時學校

  5.盡量提供與孩子年齡相稱的圖書、文具或玩具

  6.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或者是與自己同性別的孩子可以輕撫身體、擁抱、親吻;

  對年長青少年采用親切的握手、拍肩、擁抱、目光交流來給他們安全感和感情共鳴

  7.盡可能誠實地回答孩子的每一個問題

  適當地、有分寸地引導兒童少年表達他們自己的感受和感情

  8.鼓勵孩子說出他災害當時的經歷

  9.用間接的方式與孩子討論親人死亡的議題,如:先討論小寵物的死亡、以前親人去世的心情

  10.跟孩子談他失去家人的感覺,可以通過言語、繪畫、玩具等方式讓孩子表達他內心的悲痛、傷心

  11.讓孩子有機會對失去的親友表達心意,年長一點的孩子可以讓他們參加親人的喪禮

  12.可和孩子一起回憶過去和家人在一起的情景,提醒孩子“他們愛過你,你也愛他們”

  13、要減輕兒童心理的壓力,並通過適當的方式讓兒童的情感得以宣洩。可以讓兒童或家屬談論整個創傷的經過,可以讓兒童用畫畫或簡單游戲的方式來表現,透過訴說、書寫或哭泣可以澄清感情和思想,減輕壓力;可以透過他人對兒童的了解和接納,讓兒童有機會與其他兒童一同分享經歷,釋放消極情緒;

  14、要關心兒童的照顧者或者監護人,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心理支持。兒童的照顧者或監護人是持續提供給兒童安全感的人,因此,要通過輔導方式加強兒童照顧者和監護人的心理健康,減輕他們的壓力,並教給他們更多的兒童輔導技巧,共同促進兒童心理的康復;

  15、要平衡兒童及其家庭的心理支持以及物質支持

  16、給予受災兒童及其家庭基本的物質需要,並能夠對兒童心理照顧做長期的安排和規劃。最好能夠通過家庭社會工作以及社區社會工作的方式來加以維持。

  5災後如何巧妙地回答孩子的問題?

  五、災後如何巧妙地回答孩子的問題?

  1、會不會再地震?

  不能跟他說不會,給孩子傳授正確的地震知識,並教導孩子簡單的避震安全需知。讓他知道如果再發生地震,你會怎麼做,而他又該怎麼做。

  2、你們會不會死?

  孩子真實的目的是想確定他是否能有人繼續陪伴。

  可不正面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告訴他:我們當然都希望可以一直生活在一起很久很久

  3、媽媽死了嗎?

  應該告訴她事實。如果說“媽媽出遠門去了”,會讓孩子覺得媽媽是不告而別的,尤其當他等不到媽媽回來時,會更加的悲傷。

  告訴孩子的事實,提起他們的心理創傷,好像很殘酷,是“痛苦工作”

  告訴孩子事實時必須以同情、理解和關愛為前提,必須適度,掌握好分寸

  但只有“痛苦工作”才能醫治精神創傷;沒有經過“痛苦工作”的人,往往長期生活在陰影之中,從而導致抑郁症和各種心理障礙

  6災後我們不應該對兒童做什麼?

我們可以為震後兒童做些什麼

  六、我們不應該做什麼?

  1.不要刻意回避與孩子討論死亡,或假裝沒有發生任何事情

  2.不要回避事實,更不能歪曲真相。例如,當問到親人、同學在哪裡時故意轉移話題,或用善意的謊言去安慰“他們在別的地方去了”

  3.不要強迫孩子勇敢、堅強,有時悲傷哭泣是必要的,可告訴他們“你可以盡量哭”

  4.不要對親人的死亡做不適當的解釋,媽媽出遠門了,到外婆家去了

  5.不要告訴孩子人死了就像睡著一樣,這樣孩子會害怕自己也在睡眠中死去

  6.不要禁止孩子談論有關災難的話題或重述當時的回憶

  7.不要立即將孩子送走,或強迫他進入新的環境

  8.不要用一些威脅的字眼,如“你如果不乖,地震會把你吞掉”,這樣會讓孩子更加恐懼

  7震後兒童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回頂部

  七、兒童少年在地震災害後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

  早期:

  1.急性應激障礙:立即出現或幾個小時後出現,不超過1個月

  2.急性應激性精神障礙:立即出現或幾個小時後出現,不超過1個月,有幻覺等精神症狀

  3.創傷後應激障礙:幾天-幾月以後出現,表現反復回憶當時的情境;觸景生情地痛苦;過分擔驚受怕;入睡困難,持續三個月以上

  4.癔症性情感爆發:一提及到自己的心理創傷,就表現情感失控,反復發生,每次同樣表現,持續半個小時或幾個小時,然後基本回復正常

  中晚期:

  1.適應障礙

  2.癔症

  八、孤兒如何安置?

  他們最好不要被領養。領養不應該擺在安置孤兒的第一位。最好的辦法是讓孤兒親屬來收養,讓孤兒對父母的感情有個延續,感覺是在跟爸爸媽媽在一起,也可以隨時祭奠爸爸媽媽,這將大大加快其災後心理重建過程。這比提供好的生活條件、居住條件等,效果都要好。

  盡可能讓小孩,尤其是12-14周歲的孩子在熟悉的環境中繼續生活,這對他們發育和成長是最好的———這也是一個對父母感情延續的辦法。對全新環境,孤兒首先要面臨一個適應性問題,同時又要面對失去父母的心理創傷,不利於他(她)的成長。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如何有效的預防小兒肺炎

小兒肺炎會給生命帶來威脅,人們要注意對肺炎的重視度要提高應該科學的治療,如果患者長期肺炎得不到解決的話,一定要去正規的醫院進行治療,以避免肺炎對身體的造成更多的影響。那麼該病的預防措施有哪些呢?以下幾個方面是父

蘑菇為什麼要給予識別

蘑菇為什麼要給予識別?  蘑菇又有蕈、菌、傘等不同名稱,屬於高等大型真菌,是一種營養豐富,味道鮮美,且具有降血脂、抗癌等作用的保健食品,很受國內外食者的歡迎。我國可以食用的蘑菇有幾百種,山區、草原都有生長。但在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