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兒童心理 >> 你的孩子有同理心嗎

你的孩子有同理心嗎

  每次孩子們入廁完,總有人來跟我告狀:“老師,某某插隊;老師,某某擠我;”等等。盡管多次教育,提醒孩子們必須遵守秩序排好隊,可總有那麼幾個調皮孩子依然我行我素,推推擠擠插隊。

  今天戶外活動完以後,孩子們迫不及待地去排隊入廁,秩序可想而知,我也徑直往孩子們的隊伍走去,忽然,我停下腳步,在他們中間擠來擠去,還故意去擠那幾個調皮的孩子,然後朝他們扮個鬼臉。孩子們你看我我看你,有的還在小聲叽咕,:“老師也亂插隊,擠到我了,真煩人”。聽到這裡,我高聲說:“老師剛才的行為你們喜歡嗎?”“不喜歡”,“為什麼?”“會碰倒小朋友的?”“那現在我們應該怎麼辦?”“排好隊,不推也不擠,手臂自然擺動,輕踏步進活動室”。看孩子們真乖,話還沒有說完隊伍已經變得井然有序了。

  通過這件事,讓我明白有時抓住時機對孩子進行行之有效的反面教育,也是一種好方法。這不,通過那次教育,不光是入廁還是戶外活動,再也沒有發現亂插隊的現象。

  兒童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並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的能力,稱作同理心。簡單地說,同理心即站在對方立場思考的一種方式。

  嬰兒的一些共情反應是純粹、本能的,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共情的能力會慢慢的內化至價值觀,直至成為道德行為的核心,這就需要兒童學會鑒別他人的情感狀態,並掌握采取何種方式來應對。下面是兒童發展心理學家WilliamDamon(1988)對從嬰兒期至青春期的兒童共情能力發展變化的分析。

你的孩子有同理心嗎

  嬰兒早期:對自我的情感和需要之間的邊界很清楚,但不能區分自我和他人的情感與需要。

  1~2歲:能夠將辨別他人悲傷的情感發展為真誠的關心,但還不能將這種情感真實化地轉變成有效的行為。

  兒童早期:兒童意識到每個人的觀點都是獨特的,不同的人對同一情境會有不同的反應。借此,兒童會對他人的悲傷做出更適當的反應。

  10~12歲:發展出對處於不幸困境中的人的共情——窮人、流浪者及殘障人士。到青春期,這種共情能力將對個體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帶來人道主義的色彩。

  當父母或其他教養者能夠以身作則,表現出很好的共情能力,兒童就會受其影響,學習到同理心。當兒童犯了錯,不是不分青紅皂白批評懲罰,而是勸導孩子為自己的錯誤行為承擔責任,並督促孩子去安慰和幫助對方,這通常能培養出更富有共情能力的孩子;而經常使用強制及懲罰方式的父母則阻礙了孩子共情能力的發展,同時也削弱了孩子道德能力的成熟。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防治新生寶寶溶血病的方法

  新生兒溶血病治療

父母面對新生兒黃疸如何去做

發現新生兒出現黃疸症狀時,父母要注意:  1、判斷黃疸的程度:家長可以在自然光線下,觀察新生兒皮膚黃染的程度,如果僅僅是面部黃染,為輕度黃疸;軀干部皮膚黃染,為中度黃疸;如果四肢和手足心也出現黃染,為重度黃疸。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